(巿民之言)清晰青少年自殺數據謀劃正本清源

204

  2023年本澳自殺個案88宗,今年首季有22宗,其中15至24歲有3人;但當局以私隱為由未有透露個案內容,連是否學生,就讀哪一年級亦不願透露。另一方面,倘以今年首季數字看,或有可能與去年相若,往好方面想,我們希望今年下半年再沒有自殺個案,又或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

  自殺英文Suicide一字源自拉丁文Sui(自己的)和Cidide(殺死),自殺的人因為認定沒有其他解決辦法,只好自尋短見。疫情期間,自殺個案不斷上升,自殺數字近年都被社會討論,成為社會議題。澳門去年錄得88宗自殺個案當中,14至34歲有17人,另有257人企圖自殺,亦呈年輕化現象,34歲以下人士佔大多數,5至14歲33人,15至24歲77人,25至34歲52人。

  立法會公共行政事務跟進委員會早前才舉行會議,跟進預防自殺的機制及支援措施,就算衛生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和社會工作局3局局長都有與會,惟公布出來給社會看到的都只有聯防或心理輔導等工作。立法會議員有沒有提問教青局對現時遇到學生輕生的個案,有無發布資訊的程序指引,教青局有沒有學生輕生數據等。

  當局未有披露學生自殺的狀況,社會便無從討論學生自殺問題是否嚴重;惟從路環與北京街的個案來看,社交網站的討論又無法證實內容,因此不宜放到社會議題討論。針對青少年自殺問題,有社會服務團體倒走得比較前衛,除電話求助,近年開設網絡求助服務,惟渠道是多了,但要解決的始終先是情緒問題,社會要共同關注青少年情緒及壓力問題,調整對他們的期望並提供友好措施,讓他們有足夠空間宣洩並走出困境。

  疫情過後,經濟復常,應該少了一些因經濟問題而輕生的人,倘依然存在有人因為就業受到困擾,政府可否在保障居民就業措施上多做工作?

  倘個案並非與經濟有關,又是否學業、工作壓力等問題?今年還有半年時間,應當推出更多預防自殺措施,又或從教育制度、就業環境等方面入手,本著「救得一個得一個」的目標推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