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民之言)巴士意外多折射司機工作壓力增

397

  上周,一部公共巴士在行經蓮花路時,63歲車長報稱突然身體不適,巴士失控衝上路邊石壆,並橫掃鐵欄、指示牌及消防栓。再前一點,有公共巴士在荷蘭園馬路撞欄,巴士司機年齡為50多歲。在農曆年初一有巴士剷上星際酒店附近草坪事件,未見有相關報道,故無法得知巴士司機年齡。雖然巴士司機的身體健身狀況與年齡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惟當一、兩宗還稱得上意外,接連發生四、五宗類同事件,那就是管理出了問題。

  農曆新年前後,大量內地和香港旅客湧現澳門,乘客暴增,公共巴士營運出現巨大壓力,熱門的巴士部部滿載。縱使兩巴在個別熱門站點派出職員維持秩序,但在最繁忙的亞馬喇前地巴士站,我們在繁忙時間見有巴士公司職員或保安一人顧及兩、3個巴士站,1個巴士站有兩、三條路線,倘相關巴士同時抵達,根本應接不暇,有乘客見巴士後門打開就洶湧而上,巴士司機又要顧及乘客有否付款,開著滿載乘客的巴士更得小心翼翼。還有不守交通規則的旅客增加,巴士司機更得提防突然衝出馬路的旅客,以及左穿右插的電單車,工作壓力大增,但巴士公司在人力資源緊張下,可能會休息不足,間接導致意外發生。

  交通事務局曾自我感覺良好指本澳巴士在農曆新年假期運力足夠,但新春期間,澳門中區一帶巴士站都出現前往路氹候車乘客人潮,公共巴士依然無法疏導旅客。在就業環境變化下,我們看到不少年輕車長入行,可見薪酬到位,有良好的工作時間,必定汲納得到人才,但疫後旅客增加,博企要安排更多巴士服務旅客,令巴士司機人手需求更大。

  在其他長假期如五一、十一黃金周,都存在有關問題,可惜當局長期不作為,就算有要求巴士公司加開往還澳門中區和路氹區的快速巴士,仍無法解決問題。當局得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另闢蹊徑解決問題,而非有做就算,未有解決問題任由居民旅客無巴士可搭。例如,怎樣吸引旅客使用媽閣交通樞紐,由中區搭巴士到媽閣再轉乘輕軌,而不是擠在中區或路氹區,使往來兩邊的公共巴士路線壓力大增。甚至開設在大三巴牌坊背後,在高園街上落客,直達路氹區的公共巴士,可以把票價定為每位10元。我們認為方法可以很多,而非一味開設中區到路氹區的快線。否則到了下次的五一黃金周,屆時又是公共交通癱瘓,任由居民旅客無車可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