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警察局早前公布截至11月10日中午12時,本澳入境旅客總計數字超過3000萬人次,超過去年全年總數。日均入境旅客約9.5萬人次,回復至2019年約87%。
由於11月和12月澳門盛事連連,加上是傳統旅遊旺季,我們估計今年會有3500萬人次旅客,與疫情前差不多。可惜消費模式轉變,旅客和居民消費意欲受整體經濟大環境影響,本澳整體消費依然不均衡,社區吉舖仍然眾多。
國務院港澳辦於本月8日在深圳舉行工商界座談會,再在10日發稿,引述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會上表示,香港不能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必須銳意改革、主動作為。這句說話,令我們想起澳門,澳門同樣不能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夏寶龍今年蒞臨澳門期間,亦指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道路不容易,澳門企業家要有信心、有決心堅持到底,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一招鮮,吃遍天」出自內地作家蔣子龍文集的《一個女工程師的自述》,內容提及「大家都想去當助手,主要目的是想跟這個德國人學會一點檢修鏜床的絕招,壯大自己的資本,一招鮮,吃遍天嘛。」這句話可以從正面看,指擁有某一特長,即可到處謀生,有時用於指專注於某一特定技能的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負面點看,指慣用伎倆,陳舊不思變通。夏寶龍的意思,應是指後者,放諸澳門,澳門亦不能單靠博彩和旅遊業過活。
然而,行政長官賀一誠推動的4大產業,仍然把綜合旅遊休閒業放諸4大產業前,縱使當局編製《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提出2024至2028年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具體目標、主要任務和重點項目,當中所謂引導社會投資方向及居民發展方向,那只是「引導」,即是有可能不依從,或者無能力依從。
由於4大產業依然沒有甚麼實際產出,但政府還是辦得比較熱鬧。當局認為澳門缺乏人才,需要「引進人才計劃」扶助4大產業發展,那麼引進了的數百個人才,甚至未來總共引來千名人才,4大產業亦未必能夠成功,關鍵在於市場有沒有需求,為甚麼要買澳門的金融產品,為甚麼要到澳門做醫療旅遊,以至澳門的高新技術能產出甚麼產品供全球購買?這些都是一串串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4大產業就成功有期!
既然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是必答題,我們在上述內容提到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到2028年,那就是今屆政府要提交答卷,我們相信新一屆政府是有能力,有魄力交出滿分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