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連假3天逾26萬旅客訪澳,日均8萬多人,成績相當不俗。不過這種每逢連假就公布入境旅客數量,會否常態化?畢竟旅客量始終是澳門經濟的指標,而旅客量增加,物價、酒店房價問題再回到2019年時受到關注,房價過高,令人卻步,雖說作為旅遊城市,都想發展中高端消費的旅客,只是房價處於不合理水平,也會令中高端客流向「性價比」更高的地方。
有網民在內地社交帳號記錄以98元人民幣參與兩天一夜的中山澳門旅行團,結果第一天中午在珠海吃過午餐,便匆匆過關到澳門,除了兩個景點外,其他時間被強逼購物,晚上9點再回到拱北,到珠海與中山交界的賓館過夜,翌日再在中山購物。先不說這些低價旅行團強逼購物的行徑,也說明不少旅行團為節省成本,安排團客在珠海或中山過夜,可見澳門房價之高,令旅行團吃不消。
新冠疫情緩和後,世界各地的酒店房價都有加價趨勢,法國巴黎的房價平均上升一成,故旅遊成本增加是事實,但澳門的加幅就特別高,到了假期更是加得「離地」,我們估計酒店業可能缺少貴賓廳的博彩客人,酒店的高端客減少,「拉下補上」,只能加價來彌補沒有高端客的損失;但,短期澳門的酒店價格會停留在高位,直到明年農曆新年過後。
除了酒店客房價格外,交通配套也是一大難題,尤其在內地社交媒體看到很多批評的士行業的內容,只是他們大多為旅客而息事寧人,可見來澳門已經支出不少外,還得承受截不到的士,或受到的士司機不禮貌對待。澳門目前以巴士和的士為主,巴士在繁忙時間上不了車,的士在繁忙時間也一車難求,輕軌只在氹仔服務旅客居民,也要待連接到澳門媽閣才可以初步發揮作用。
還有,澳門景點、休閒設施同質性高,重複性體驗也是關鍵。旅客來澳博彩外,倘來來去去都是購物和水上設施,新鮮度不足,故當局要求6家博企活化6個舊區,可能想增加新景點新去處以招徠旅客。
要維持景點、旅遊城市的新鮮感,是當局應有責任,從政策上要做好各種配套,而不是倒模式,把澳門固有景點,製作複製品就算是「路演」,這種用了20、30年的「老套路」,到今天還再用的話,已經顯得守舊又落後。對此,當局得想想新的線下宣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