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區8校應做好規劃紓交通壓力

王國英倡設協調小組 共商善用球場時間表

589

  【本報訊】新城A區「大地盤」建設如火如荼,區內規劃的「學校村」以共用教育配套設施為理念,目前有8所學校校舍和1間教育中心已展開設計。菜農學校校長王國英對規劃表示支持和認同,這標誌著澳門教育事業又一項重大突破,對於就讀於學習環境較擁擠的學生而言,未來能遷入優質新校區,無疑是一大福音。交通方面,他擔憂接送學生高峰時段,單靠地下停車場難以完全緩解學校周邊交通壓力,建議當局及早制訂前瞻規劃和布局;至於8所學校共用1個球場,促請政府成立由教育局牽頭的協調小組,組織8所學校共同商議最佳化利用場地資源,確保各方需求都得到滿足。

  學校村地下停車場緩解道路壓力

  王國英表示, 特區政府由2016年推行「藍天工程」計劃,利用現有資源和條件,對各校校舍環境、各校部情況、學生規模等進行詳細的研究,適當調配現有教育設施及將公立學校合併等方法解決裙樓校舍。他認為,政府做法是較妥善的政策選擇。「因為澳門本身土地飽和,尤其是北區,所以這次規劃有寬裕的土地用作解決問題,我覺得這的確是比較妥善的政策。」

  同時,他也充分認同政府在規劃過程中的一些具體舉措。比如在學校村設計地下停車場,希望緩解校門外的道路壓力;同時在學校周邊也設置一些人行道,以便學生步行上下課。不過,對於新學校的交通問題,他頗為憂慮。不少家長、教師對此都存在一定擔憂,認為單靠地下停車場可能未能完全解決問題。

  王國英指出:適逢上下課高峰時段,道路交通壓力最大的就是接送學生的環節,學校門口經常堵車,甚至會影響到整個交通系統。而新城A區未來將有8所學校與1間教育中心入駐,加上不少學生可能需要跨區上學,這無疑會對交通造成挑戰。在他看來,「我們現在看到,從澳門前往A區的通道還相對有限,友誼圓形地到珠港澳大橋的通道已很擁堵,加上即將開通的第四條大橋,這兩、3條通道是否足夠應付未來A區龐大的交通量值得深思。」

  尊重各校辦學理念彰顯教育特色

  他建議政府應當提前做好交通規劃和地下空間布局,確保地下通道設計足夠清晰,避免家長接送學生時在地下產生擁堵混亂。同時,當局宜利用空中步行系統的建設,通過與民居相連的天橋方式,讓學生和家長可以直接步行往返學校,不必經過地面。這不僅可以優化步行系統,減少擁堵,同時也能對澳門小城起到一定環保和美化環境效用。

  至於A區8間學校共用1個球場,設施資源如何共享利用?王國英稱,共用1個球場或運動場的做法在很多年前就有先例,比如蓮峰球場和關閘工人體育場,各學校共享共用。雖然這種共享模式可能會產生一些矛盾,比如高峰時段球場的使用可能會出現不足問題,但通過學校之間的協調配合,相信最終還是能夠妥善解決:「因為大家都知道澳門的土地稀缺,所以這種資源共享做法是不可避免的。但我相信只要加強學校之間的聯繫和協商,就一定能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

  因此,王國英建議由8間學校共同組成協調小組,在教青局主導下,制訂好場地使用的時間表,讓一些學校在上午使用,另一些則在下午使用;同時,各校還可通過協調組織安排一些校際體育比賽活動,在學年 都能得到合理的使用機會,使場地資源得到最佳利用,滿足各校需求。此外,他還希望當局在規劃時,讓各所學校保持各自辦學特色,不要變成「千篇一律」;充分尊重各校辦學理念和特色,在優化校舍環境的基礎上,讓每所學校都能彰顯自身教育特色,為家長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