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政治動盪、多年疫情肆虐及「澳車北上」等諸多因素影響,澳門各區商舖結業浪潮此起彼落,而選擇繼續艱苦經營的企業大都元氣大傷。此時此刻,本澳個別銀行卻透過律師樓,對數百家企業執行按違約追收借貸本金程序,若在規定時間內無法繳納,相關企業將被列入不良資產而面臨破產危機。在商言商,銀行此舉為求自保本無可厚非,但大規模企業破產潮一旦湧現,勢必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重創澳門經濟體系穩定性,對未來澳門整體經濟持續穩健發展造成不可估量負面影響。
經濟復甦需以時間換發展空間
4月中,特區政府順應民意為樓市「全面撤辣」,惟成效未如鄰埠香港立竿見影般一手樓盤成交量大增10倍,且股市暢旺,套現容易,真正達至撤辣激活整體經濟目標。反觀澳門,2024年4月公布樓市全面「撤辣」後一手樓成交的確有所上升,惟量升價跌。事實上,當月僅269成交宗數,其實同比2023年4月份301宗更低,所謂成交量增只是對比2024年3月份百餘宗成交而言。特區政府出招救市,表面看是刺激經濟,深層用意則是防範、化解系統性風險,穩定整體經濟。作為地區主要經濟產業支柱的房地產業,澳門「撤辣」成效未如理想,坊間期望特區政府後續會有更多細則輔助措施推出,避免社會出現大幅經濟動盪。
同時,特區政府不遺餘力推進「1+4」產業布局,並於2023年1月1日率先實行澳區私家車北上。7月1日,「港車北上」正式實行。港澳車北上是大灣區戰略一步妙棋,有利於港澳居民生活創造新空間及更好參與大灣區建設,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但隨著橫琴單牌車、澳車往港、「澳車北上」等政策實施,以及淘寶電商平台在澳快速普及,澳門餐飲消費、超市、零售等眾多行業湧現客流北上及外流現象,各業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和衝擊,以本地人為主要消費服務對象的業界,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各區紛紛湧現商舖結業潮。當然,本澳中小企不能一邊享受祖國發展紅利,一邊故步自封,實施地方保護主義,拖慢經濟發展步伐。要破解當前困局化解經營危機,同樣急需特區政府適時推出吸引外資和引進人才政策,為發展澳門經濟提供助力。
4月28日上午,國家移民管理局發布關於實施進一步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新政策的公告,宣布自2024年5月6日起實施6項新措施。相關措施為來澳門旅遊、商務、參展、就醫或從事演藝等活動的內地居民提供更便利的簽註。5月11日,中央政府再次推出惠澳旅遊政策,由5月27日起增加8個省會城市「個人旅遊簽註」,將為澳門經濟帶來更顯著效益,祖國對澳門的關愛和支持大家有目共睹。整體而言,目前本澳經濟在中央政府多項惠澳政策下正有序復甦,各行各業蓄勢調整重新出發,一切都需要以時間來換取發展空間。
銀行企業唇齒相依應包容協力
惟是,社會有消息傳出,近期個別銀行透過律師樓,對本澳數百家企業正式執行按違約追收借貸本金程序,一眾企業經營者對此深感無奈和徬徨,紛紛表示,疫情期間,銀行堅持響應特區政府號召,推出「還息不還本」措施,與企業共度時艱。自2023年疫情告一段落後,銀行逐步收緊相關補充協議,頻頻追收借貸本金(俗稱Call Loan)。
由於同業拆息和優惠利率持續上升,企業即使在「還息不還本」的情況下現金流亦壓力日增,現時經濟漸現曙光,企業亦需時間固本培元,此時更希望銀行繼續履行好社會責任,維持正常融資渠道,助力企業正常運作。
銀行按違約追收貸款本金,若在規定時間內無法繳納,相關企業將被列入不良資產,面臨破產危機,大規模企業破產潮一旦湧現,將觸發系統性金融風險,這背後又關連數以萬計本澳市民家庭生計,可謂牽一髮動全身!銀行與企業之間本就唇齒相依,為維護澳門整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雙方均責無旁貸。企業經營者希望銀行不要「一刀切」,酌情評估借貸企業的資產值和還款能力,對資產穩健、惟現金流暫時短缺的企業予以資產重組的機會和寬限還款時日。
回想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爆發期間,澳門亦未能獨善其身,地區資產價格大跌,社會人心惶惶,當時銀行業界並無退縮,繼續向企業維持正常融資,助力企業經營,充分發揮好社會責任,最終大家一起走出困境。銀行與企業共生、共存,唇亡齒寒,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回首澳門發展歷程,亦是當年彼此的勇氣與擔當,才最終協力共迎澳門經濟繁榮。
後 記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結束為期7日在澳門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考察調研行程,深刻指出澳門特區6大優勢,包括澳門具有「一國兩制」最大制度優勢,具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優勢,具有國際化程度高的營商環境優勢,具有實力雄厚的經濟基礎優勢,具有中西文化薈萃的人文優勢,具有愛國愛澳的傳統情感優勢,夏主任強調要齊心協力把澳門國際大都市「金名片」擦得更亮,這是對澳門特區的肯定及鼓勵,也是對澳門特區未來發展的期許。
今年恰逢新中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雙慶」年,各界都期盼盡快走出經濟困境,與澳門攜手共同發展。要達標除有賴中央政府惠澳政策加持外,特區致府的明確引領和適時幫扶亦至為關鍵,大家同心協力才能為澳門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