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林健明、唐欽濱日本東京報道】由松風文化藝術協會主辦的「甲辰東京松風水月書畫展」昨舉行開幕式,展出會員及澳門書畫界人士逾百幅作品,頗具欣賞價值。會長陳錦泉表示,協會自成立以來,每年均在澳門舉辦會員作品展,並在台灣高雄成功展出,深受好評。此次展出的作品大部分為會員的新作,涵蓋書法和繪畫,作品風格各異,形式多樣,既有傳統的筆墨韻味,又有現代的藝術表現。期望藉此展與日本書畫愛好者切磋交流,相互啟發,共同精進創作技藝,並攜手在藝術之路邁步向前,共同推動中日文化交流。
展覽揭幕禮昨日下午在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舉行,日中友好協會常務理事永田哲二,日中協會理事長瀨野清水,丁鶴盧研究會會長丁如霞,中國文化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澳門美術協會會長陸曦,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蘇鑑良,澳門美術協會副會長廖文暢,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澳門頤園書畫會理事長李德勝,澳門池畔書藝研習社監事長、澳門經濟法律學會副會長盧潔兒,澳門醫學專科學院內分泌及代謝病學專科院士、澳門臨床內科學會秘書長郭耘,以及松風文化藝術協會創會會長林鈞池、會長陳錦泉等主禮。
永田哲二與瀨野清水在致辭中肯定澳門池畔書藝研習社、松風文化藝術協會所帶來的精彩書畫作品,並感謝兩個文化團體不辭辛勞地將這些優秀的藝術作品展示於日本;相信這次展覽將更好地促進日本和中國兩國文化藝術之間的交流,並為兩國人民搭建起心靈相通的橋樑。對於日本人民來說,這次展覽將有助於更深入地了解澳門和中國的文化,意義深遠,兩人並期待未來能夠有更多作品在日本展出,進一步推動兩國文化藝術的交流。
蘇鑑良:推動中日文化交流
丁如霞致辭時介紹自己與中國的淵源,並提到丁鶴廬研究會成立於2003年,是一個致力於中日篆刻藝術文化交流、舉辦講座、研討會的團體。她直言,雖然自己並非書畫家,但內心對中國文化尤為熱愛;不僅充分體現炎黃子孫的風采,也展現參展藝術家對中國文化的熱忱。
蘇鑑良指出:是次展出的作品,來自松風文化協會年度舉辦各場雅集以及會員平日用心創作,也邀請書畫界人士貢獻大作,參與展出。書法方面,涵蓋各種字體,加上創意,傳統與創新風格兼而有之;畫作方面,題材多樣,藝術意涵和心思十足,認真之餘,也求在風格上帶來突破。他期望通過這次展覽,與日本的書畫愛好者共同觀賞展品,彼此切磋交流,相互提升創作技藝,並攜手在藝術的道路上共同前進,推動中日文化交流邁向新的高度。
參展者馮偉雄以明代書畫家文徵明的《臨文徵明詩三首》在展覽中亮相。文徵明擅長各種書體,包括行草、行楷等。他稱,這次參展的作品,乃臨摹文徵明行草體的力作。通過臨寫文徵明的作品,他得以深入體會這位明代大師筆墨變化的獨特風格,更領悟到古人在創作時所營造的意境和文化內涵。猶如在臨寫過程中,能深刻感受到文人在揮毫潑墨時的神思。馮偉雄認為,修習書法需「熟能生巧」,必須反覆臨寫,直至掌握並內化為個人風格。他師隨蘇鑑良老師薰陶8載,有感書法風格已不完全模仿師承,而應發展獨特個人風格,不應拘泥於模仿他人。
參展者黃嘉鳳表示,作為學生能跟隨蘇鑑良老師一起將作品帶到日本與當地人分享,進行文化交流,是一件非常榮幸和難得的機會。她並坦言,自己對書法的接觸時間不太長,大約跟隨老師學習1年左右。自己對行草體書法情有獨鍾,因行草書法「收放自如、行雲流水」,不僅展現出高超的書寫技巧,更能抒發當下的心緒與情感。未來,除了行草書法,會繼續鑽研和學習其他書體,希冀能夠繼續跟隨老師的指導和步伐,並與來自不同地方的書法同道多加交流切磋,互相學習。
「甲辰東京松風水月書畫展」展期至本月28日(下周二),在日本東京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展出,每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免費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