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弘揚大賽車充分發揮體育+聯乘效應

868

  體育局局長、大賽車組委會協調員潘永權直言,2023年是繁忙又充實的一年,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相繼舉辦,以及即將來臨的萬眾矚目第七十屆格蘭披治大賽車,在澳門小城掀起層層激情熱浪。今屆大賽車將橫跨兩個周末舉行,多項世界級賽事、無數國際級車手再度匯聚濠江;聯乘合作項目、文化創意產品更是百家爭鳴,大賽車作為澳門年度最大型體育盛事,正不斷發揮其「體育+」平台效應,進一步推動本地產業蓬勃發展,煥發生機。

  潘永權指出:2023年是疫情結束後第一年,社會經濟元氣大傷,各行各業處於復甦階段,各項大型體育活動籌備都充滿各式各樣挑戰,大賽車作為澳門最亮麗的名片,在團隊不懈努力、政府各部門人員通力協作及廣大市民支持下,必將秉承弘揚、珍惜及傳承大賽車的決心,全力辦好大賽車賽事。

  潘永權表示,一年一度大賽車是澳門最大盛事,歷經多年發展,已不僅僅是單純的賽車活動,更是宣揚澳門的一張亮麗名片。今年迎來大賽車第七十周年里程碑,體育局、大賽車組委會均對本屆大賽車抱極大期望。為辦好這屆慶典,期望在第五十屆、第六十屆大賽車基礎上投入更多,進一步刷亮大賽車名片。

  全球經濟元氣大傷籌備挑戰大

  匯聚11場賽事升級大賽車激浪

  他坦言,籌備第七十屆大賽車過程中克服了大量挑戰,首先是經濟壓力。雖然今屆大賽車繼續得到國際汽聯大力支持,引入多項世界盃級別賽事,包括澳門GT盃–國際汽聯GT世界盃、澳門格蘭披治電單車–第五十五屆大賽、闊別多年的三級方程式大賽–國際汽聯三級方程式世界盃,以及澳門東望洋大賽–TCR世界巡迴賽最終站。惟今年是疫後復甦第一年,世界各地百業待興,經濟復甦未如理想,而賽車恰好是一項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的運動,今年賽事籌備投入高於過往,不少外地車隊反映已為賽事做好準備,但亦面臨龐大資金壓力。最終經過多方協調,多位世界車壇好手最終將齊聚澳門,共襄盛事。

  為期兩周的大賽車70周年大慶將舉辦11場賽事,精彩紛呈,除上述提到的世界盃級別賽事,東望洋賽道歷來受世界車壇關注,今年更有不少賽事慕名「敲門」希望落地澳門,以期增加曝光和知名度。今屆大賽車將舉辦TCR亞洲挑戰賽及CTCC全國房車錦標賽兩項高規格賽事,同樣值得期待。

  他續表示,除了在諸多挑戰下推動多場賽事順利落地澳門,今年在賽道設置及工作人員培訓方面同樣面臨較大挑戰。有部分資深工作人員因年齡或工作原因無法參與本屆大賽車賽事,需重新培訓一批全新工作人員接棒。惟組委會對賽事籌備、安全把控等均充滿信心,因相關工作人員培訓工作及累積實戰經驗,歷經70年洗禮從未「斷檔」,年輕一代已一步步成長擔當賽事中的重要角色。另外,隨著賽事不斷升級,相關配套設備也持續投入大量資源,包括應國際汽聯提升賽道重鋪要求、增設電子旗號等,雖然進一步增加了賽事舉辦成本,卻也更利於嚴格操控賽事。

  潘永權稱,為減少大賽車賽事期間對市民出行造成的影響,組委會在賽道內逐年增加活門,每天賽事完結後,他及賽道監察員等工作人員將立即巡視賽道,今屆大賽車對封閉及開放賽道的時間要求將更明確快捷。

  藉品牌效應帶動本地產業發展

  卡丁車學院傳承澳門賽車文化

  體育局希望透過大賽車活動,除讓喜歡大賽車的朋友享受盛事外,亦期望讓原本不甚了解大賽車的居民及旅客更接受大賽車,因此,體育局近年堅持舉辦大賽車親子嘉年華,並吸引不少本澳居民及大灣區市民參與。潘永權更提到,今年第七十屆大賽車特別參照第六十五屆的成功經驗,再次舉辦大受歡迎的「東望洋跑道歡樂跑」,名額較上次增加1倍至4000人,「能夠揸車落場的車手不過兩、三百人,但歡樂跑可以讓更多人感受到東望洋跑道的魅力」,相信也能吸引香港、廣東等地區市民共同參與。

  每年大賽車期間均吸引各地車迷來澳觀賽,帶動本澳酒店、餐飲、零售業等行業,「大賽車已是一個很大的品牌,我們期望透過這一品牌延伸周邊活動,讓更多人感受到大賽車氛圍,也讓更多人受惠於大賽車。」潘永權稱,近年當局加強將大賽車品牌影響力輻射至體育產業甚至其他商業行為,尤其文創方面,讓大賽車品牌呈現百花齊放。為支持不同企業、團體與大賽車聯動,組委會向合資格者授權第七十屆大賽車標誌,並對外銷售大賽車主題產品,進一步宣傳大賽車的同時,亦助力本澳其他行業發展,當中就包括數字藝術品、咖啡產品,以及Bear Brick大型裝置等,充分發揮體育與不同產業的聯乘效應。

  他續表示,大賽車在本澳發展至70屆,伴隨澳門人成長,也是澳門在海外一張聲名斐然的名片,大家都應當保護、珍惜,亦正因政府各部門及賽事組委會、賽事工作人員等彼此合作無間和無私付出,才能齊心協力做好每屆大賽車並將之傳承下去。

  另外,中國—澳門汽車總會獲體育局場地支援,今年在路環小型賽車場設立卡丁車學院,目的是從小朋友開始培訓,培養本地車手,並致力打造亞洲最好的卡丁車學院。潘永權強調,當局一直大力支持及配合本澳賽車發展,卡丁車學院設立百利而無一害,有利於賽車運動推廣及體育旅遊持續發展。

  潘永權相信澳門大賽車會持續舉辦下去,同時,大賽車精神、文化傳承離不開本地車手的持續參與。現時廣為人知的本澳車手並不多,且年齡逐漸老化,較年輕的只有梁瀚昭和鄭頴聰二人,當時亦投放了大量資源培養,支持他們到海外訓練及比賽。他指出:賽車手需要加入專業車隊,和更優秀的對手比併,才有機會不斷進步。期望通過卡丁車學院不斷培養年輕車手,推動更多澳門年輕人「接棒」大賽車運動。

  亞運會延期澳門健兒壓力倍增

  助運動員溝通協調覓集訓場地

  2023年本澳在大型體育賽事上捷報頻傳,先是8月成都舉辦的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中國澳門代表隊獲得1金3銀3銅佳績,繼而在9月杭州亞運會上又斬獲1金3銀2銅。說起全程參與亞運會,潘永權感慨良多,他尤其感謝各位運動員的堅持與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困難,在亞運賽場上賽出風采。

  受疫情影響,本澳不少運動員面臨巨大心理壓力,且因外訓困難等問題,影響備戰。潘永權指出:體育局積極為運動員提供援助,為運動員「牽線搭橋」積極尋找渠道聯繫訓練場地。當時疫情緊張,儘管本澳連續多日「0病例」,但各地難免對外來人員風聲鶴唳,不願輕易引入風險。幸好得益國家體育總局幫助,以及當局與內地相關部門友好合作和不懈努力,最終部分訓練基地,如北京體育大學等願意開放給本澳代表隊進行封閉式訓練。還有部分參加非內地強勢項目的運動員,為爭取更好成績必須到海外訓練,於是當局就與相關運動員研究飛往國外進行訓練的可行性,如周文顥在2022年中就飛往美國訓練,部分空手道運動員也飛往中東國家與強手切磋,增強實戰經驗。

  另一方面,亞運會因疫情被逼延期1年舉辦,這讓一批提著一口氣堅持訓練,希望賽完最後一屆亞運會生涯的本澳運動員意興闌珊,退役或咬牙堅持的選擇橫亙在運動員面前。體育局透過不同方式積極與運動員溝通協調,幫助他們調節心理及盡可能提供更多經濟支援,減輕運動員的生活和家庭壓力。最後絕大多數運動員都堅持保持專業訓練,其中,今屆亞運會獲得女子長拳冠軍的李禕就是其中一位堅持下來的老將。潘永權坦言,儘管當局為運動員提供經濟支援,但支援有限,只有在國際賽場上獲得佳績的才可獲每月2.5萬元補貼,一些上過領獎台但未登頂的運動員只能拿到1.5萬元,更多的則是只領取1萬元出頭的補貼,他深感每位運動員能頂住家庭生活壓力,並堅持保持專業訓練十分不易。

  今屆亞運會,體育局工作人員全程為運動員保駕護航。潘永權全程19天與運動員朝夕相處,局中最長一位工作人員在杭州逗留達22天。儘管沒有任何人提出要求,潘永權每逢大型國際賽事,都會堅持「由頭留到尾」,就算遇上其他要事撞期,也會盡量爭取最多時間,親身與運動員在現場共同奮鬥,他希望讓運動員及教練感受到特區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運動員是體育事業中最重要一環,支持、鼓勵及培養運動員是我的本職工作,」潘永權說道。亞運會期間,體育局工作人員全程陪伴本澳各代表隊,與他們同吃同住,相處時間日益增多。潘永權主動和運動員、領隊聊天,紓緩運動員壓力及加深對他們的了解。

  另一方面,亞運會是澳門能參與的最大型、最高級別國際體育賽事,過程中有許多難以預料的突發事情,潘永權希望藉親身帶領團隊一起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將自身經驗及體育工作的接力棒交給年輕一代。

  每位澳門運動員都值得驕傲

  了解榮譽背後艱辛引發共鳴

  亞運會每日工作都非常繁忙,最讓潘永權印象深刻及動容的依然是在賽場上拼搏的澳門運動員。在亞運會賽場,武術選手黃俊華奪得男子南拳南棍全能項目銅牌後,潘永權接受媒體採訪時數度哽咽,本次採訪再次談及黃俊華,潘永權依然忍不住紅了眼眶。他講述,黃俊華是自己接觸多年的運動員,也是一個「武癡」,長達20多年始終如一的訓練和四處征戰,收穫了榮譽,也經歷了不足為外人道的艱辛和傷病舊患。作為一名老將,今屆杭州亞運會注定是他參加的最後一屆,但頂著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該項目金牌得主的光環,他亦承擔著許多人的期望。因受傷患等因素影響,在上午南拳比賽中,黃俊華成績嚴重下滑,至下午南棍項目中憑藉穩定發揮及運氣加持,最終收穫一枚銅牌。

  「當日真係有可能乜(獎牌)都冇,對於一位上過頂峰的運動員來說,心情落差很大,就好像坐過山車一樣,」潘永權動容道。「通過這幾年與他不斷接觸,除了運動訓練,很多其他過程也有參與和了解,對他比賽當日的表現及最後的成績如此感觸,很大程度也是因為對運動員愈加了解,愈加感同身受。」

  每個項目的獎牌都只有3個,但每位運動員站在賽場前都走過同樣的路,都經過刻苦的訓練。武術在澳門發展歷史悠久,是澳門體育傳統強項,在國際大賽上絕大多數榮譽都在武術項目上獲得,但在聚光燈背後,仍有部分項目運動員,例如羽毛球、單車等,因為項目起步時間、發展氛圍、人才儲備等因素限制,運動員要站在亞運領獎台上難度非常之大,但這些運動員始終默默耕耘,全情投入赴外地接受集訓,付出很多努力,同樣值得驕傲。「對待他們,我們在力所能及的資源方面從來沒有手軟,期望透過他們可以激勵更多年輕運動員投身到專業隊伍。」潘永權認為,體育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還有巨大社會功能。對青少年來說,體育比賽中必須接受規章制度監管,能助力他們健康成長,在比賽中激發鬥志,提升他們抗壓及逆境處理能力。對整體社會而言,每逢體育盛事,都能加強社會各界凝聚力、認同感,社會效益不容小覷。

  後 記

  2023年對體育局而言是繁忙又充滿挑戰的一年。隨著疫情遠去,不少人以為一切恢復正常是「理所當然」,但實際上,無論運動員的成績,還是大型體育賽事舉辦都要克服難以想像的巨大挑戰,來之不易。回顧2023年,過程不一定順利,結局卻頗圓滿。在體育局團隊和社會各界支持和努力下,體育範疇收穫頗豐,圓滿收官!未來,體育將與澳門社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更值得期待。

  《市民日報》專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