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婦聯代表赴紐約分享推動女權經驗

1034

  前 言

  在全球化大浪潮下,兩性平等早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追求。從聯合國到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推動;當今社會,傳統觀念上,女性在追求職業成功的同時,亦應要承擔家庭照顧的主要責任,如何為女性創造更平等、包容的環境,在職場和家庭中找到平衡,實現個人發展,亦為社會釋放更多勞動力,是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想探討的議題。

  為響應2024年聯合國68屆婦女地位委員會非政府組織周邊論壇(NGO CSW 68)的主題—「從性別平等視角出發,透過關注貧困問題、強化制度和融資,從而賦能婦女和女孩及加快實現性別平等」,澳門婦聯總會推派澳門婦聯青年協會連同青年女性國際事務培訓的優秀學員,結合澳門實際情況,以「賦權婦女以適應未來:平衡兩性職業抱負與家庭責任」為題,派出9位青年女性赴美國紐約,參加於當地時間3月11日下午2時舉行的非政府組織平行會議,分享澳門推動婦女權益的經驗,在國際上傳播澳門故事。

  國培計劃助打開國際視野

  婦聯總會及婦聯青協持續舉辦「青年女性國際事務培訓計劃」,旨在為青年女性創造實踐交流的機會,推進青年女性對家事、國事,以及國際事務的參與,並挑選優秀代表,以非政府組織成員身份參與及召開平行會議,交流及學習國際婦女議題,分享澳門故事,傳達中國澳門青年女性的聲音。本次共有9位青年女性─張健娜、吳紫薇、張芷瑜、李嘉文、鄧卓霖、郭子熒、何嘉莉、林翠琪和陳詠妍,前赴紐約參與平行會議,據介紹,是次平行會議出訪成員人數為歷次最多。

  李嘉文是第七屆國培學員,同時是今年第十一屆國培主席。她分享說,當初因希望體驗國際會議流程,又了解到模擬國際會議是國培課程一項重點課程,故被吸引報名。參加課程後,對國際事務、國際會議策劃、國際秩序等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也將國培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工作當中,作為青年工作者,她在自己的學校舉辦了首屆模聯大會,期望為青年人打開國際視野。

  作為今屆主席,從國培課程學到的知識也被李嘉文應用到組織籌備工作當中,她指,課程中學習到的溝通及磋商合作技巧,能讓自己更清晰在團隊中的角色及發揮的作用,並更加懂得如何與其他人溝通合作,加之對課程的了解,使得自己可以更得心應手組織策劃工作。

  鄧卓霖是來自香港的「澳門媳婦」,她期望透過參與課程,既扎根澳門,了解國家大局,又能將所學知識接軌國際舞台。接觸到國培課程後,發現澳門有「全女班」的課程讓她感到非常新鮮,而課程還安排探訪中聯辦、外交公署,甚至前往北京外交學院學習,這些不僅滿足了她當初加入國培計劃的初衷,甚至還超出預期。「我本職工作是管理公司大中華地區的零售業務,未來業務拓展的方向、方針,國家發展狀況都是我們十分關注的問題,在與國際合作夥伴討論發展方向時都有所幫助。」

  了解世界更認識澳門社會

  國培計劃為學員提供多元化課程,其中最大亮點是學員有機會作為代表前往不同的國家及地區參與國際事務,並與世界各地青年交流,這深深地吸引從事科研工作,又有意自我增值的林翠琪。「上了國培計劃之後,在溝通技巧方面有很大的提升。同時也了解到參與一個國際會議需要遵守哪些禮儀,有哪些規則和流程,這些使我們更有自信地與其他國家的代表交流。」

  林翠琪在2019年加入國培計劃,「畢業」後參與籌備過兩屆國培計劃,去年則作為青年代表,參加第六十七屆NGO CSW平行會議。談及去年的經歷,她回憶道,雖然受到疫情影響,去年未能親赴紐約,只能透過線上參與,但當在「澳門主場」作分享時,看到台下坐著許多婦聯的姊妹和市民聆聽自己的演講,也給予團隊極大信心,並向全球觀眾分享澳門的發展情況及經驗。「我們看到真的有很多不同國家的聽眾進入直播室聆聽我們的分享,也很驕傲可以成功地將澳門的故事傳播到世界。」

  「本次有機會親身到紐約參與平行會議,感到十分興奮,也沒有料到有這樣的機會與優秀的夥伴同行。我相信只要我們能做好充分準備,發揮各自特長,並自信地向世界分享澳門的故事已經十分足夠。」林翠琪說。

  陳詠妍同樣有參加去年的平行會議,今年再有機會獲選參與,感到十分振奮,也十分珍惜及希望把握再一次有機會在國際舞台展示澳門故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官方機構及民間組織互相交流討論。婦地會的議題有時會涉及到自己不了解的領域,雖然每周都需要花時間深入學習新知識,但藉著這些機會,也可思考平時工作、生活中不會接觸到的領域,實現自我增值。

  陳詠妍分享去年組織線上平行會議的經驗,每場分享過後都會留有10分鐘的互動答問環節,聽眾可以隨時自由提問,因無法預料聽眾關注的重點,參與的成員不時會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提問,所有人都需要做好非常充足的準備,才能把觀眾最關心的澳門狀況傳播出去。「上次最令人興奮的地方不是我自己說得有多好,而是團隊完成得有多精彩,以及看到我們所做的工作正被外界了解及關注。」

  她續說,每位成員還會在美國逗留2周的期間,加入不同國家及地區的平行會議,聆聽他國的故事,吸收他人的經驗,從而思考如何應用於澳門社會,更好推動婦女權益發展。她分享稱,參與上屆的一場平行會議,她們了解到有非洲地區的婦女還無法擁有一台自己的手機,為推動數字包容,有國家採用在社區成立合作社的方式,讓手機使用滲入到更多婦女的日常生活。「這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自己十分幸福,原來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東西,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還需要不停提出新方案予以解決。」

  要聆聽故事感受分享故事

  首次入選參與主持婦地會平行會議,李嘉文形容心情「好開心、好興奮」,同時也感受到一份責任。為準備本次的平行會議,團隊從收集整理資料、開會、綵排等每個環節都付出極大努力,期望屆時可以順利將平時所準備的內容傳遞給世界,並盡可能與世界各地不同NGO代表交流,「我們要聆聽故事、感受故事,再分享故事」。作為青年工作者,李嘉文也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青年女性的榜樣,以身作則鼓勵學生敢想敢為,勇於踏出第一步,無論大小,都一定會有屬於自己的舞台。

  何嘉莉是2020年參與過平行會議的前期工作,可惜因為疫情來襲,團隊無奈取消行程,本次再度入選參加婦地會,有著失而復得的興奮。她將自己比喻成海綿,十分期待透過這次機會,在分享澳門故事的同時,也可以吸收到不同地方NGO的故事和經驗,分析不同案例的長處及短板,並把所見所聞帶回澳門社會以供借鑑。

  郭子熒是團隊中唯一第十屆國培計劃畢業的優秀學員,得知入選「感覺自己像中了六合彩一樣興奮」,也有機會將國培課程所學知識學以致用,「作為一位澳門NGO的代表,我對自己會有要求,會更充分關注國際資訊。」十分期待透過參加婦地會吸收及認識世界不同地方的文化和推動婦女權益工作,並將資訊帶回澳門。

  日常生活十分忙碌,但為作好充分準備,每個人都盡量利用生活的零碎時間準備,有新的思路、新的想法都會立即在微信群組分享及解決。鄧卓霖分享說,為抓緊每次排練機會,有一次綵排就安排在婦聯的團年飯上,所有成員在舞台上「如入無人之地」般用英文綵排,不料原本喜慶的氣氛也被她們所吸引,全場都安靜下來,認真地聆聽她們綵排。

  由於本次會議是疫後首次實地舉辦,所有與會者及NGO都會齊聚紐約,而在異國他鄉舉辦活動自然要比在熟悉的澳門複雜得多,軟硬件配套、日程協調等都需要團隊自行解決,例如原本與大會協商妥舉辦平行會議的地點,但後來該場地無法落實,最終還是透過團隊的努力才成功另覓場地。「我們要謹遵前輩的教晦:要『以奮鬥姿態激揚青春力量,以巾幗之志成就精彩人生』,作為組織者,國培計劃成為廣納青年女性的平台,向世界講好中國澳門婦女故事。而籌備平行會議的過程中又能發揮各自所長,十分樂見在同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所有狀況都迎刃而解,這是我們澳門青年女性的底氣。」吳紫薇分享道。

  透過事前的準備,讓大家更清晰看到世界,也讓她們更了解所生活的城市。鄧卓霖說,透過回顧及梳理本澳婦女工作,認識及感激有一群開拓者的努力,為今天澳門的婦女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並穩固前行,例如特區政府的「澳門婦女發展目標」7年的規劃在2025年完成,期望這些與婦女息息相關的政策也能讓本澳市民知悉。何嘉莉也提到,原本較少留意澳門婦女政策,但透過資料研究,才意識到特區政府在許多地方都對女性提供大力支持。身為女性,在澳門社會感受不到男女不平等,女性也可以和男性享有同等機會,感慨自己生活在澳門「非常幸運、非常幸福!」

  張芷瑜雖是澳門人,但過去一直在內地及國外生活,透過準備平行會議,也是重新認識澳門的機會。她認為,澳門是「一國兩制」的實踐地,又是中西文化的交融地,體制和文化都與其他國家和地區有分別,因此如何用更國際標準化的語言、更準確把澳門獨特的故事講給不同背景的人聽,頗具挑戰。為此,她們需要參照國際通用的指標,讓聽眾有可量化及橫向比較的參考;同時,也會透過搜集不同國家及地區文化的共同點,讓聽眾更容易聯繫到自己的現時生活中去。

  吳紫薇說,國際上仍有不少人對澳門的印象還停留在「東方蒙地卡羅賭城」,透過在婦地會舉辦平行會議,到國際舞台發聲,是希望告訴世界澳門的多彩故事,展現澳門青年女性在「一國兩制」下,在維護婦女權益、推動婦女平等所獲得的豐厚成果。

  促兩性平等承擔家庭責任

  吳紫薇介紹說,今屆平行會議議題聚焦「賦權婦女以適應未來:平衡兩性職業抱負與家庭責任」,留意到在經濟學上,家務無法量化成一種有酬勞的工作,因此鼓勵男性及女性要平衡分擔家庭責任,不僅能在勞動市場中釋放更多女性勞動力,給予女性更多在職場發揮的機會和空間,同時對家庭發展、兩性關係、子女教育都有正面作用,「家庭友善政策是婦聯一直大力推動的工作,我們希望將這些經驗與國際交流,並吸收更多經驗反饋回澳門,期望為婦聯在婦女工作方面提供更多新思維及方向」。

  從大會的大主題,聚焦至平行會議的小主題,團隊成員堅持從澳門經驗出發,從婦聯實際工作入手,拒絕紙上談兵。張健娜說,這次是疫情之後首次再與世界接軌,希望分享交流澳門推動女性賦權的經驗,從社會福利、經濟、教育、醫療保障4大範疇的可行方案,講述澳門如何透過家庭友善措施推動賦權女性及其成效。因此,此次分享會介紹特區政府所推行的婦女政策,也會分享婦聯作為NGO在推動婦女權益上所做的工作,體現政社合力。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無疑為澳門女性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透過促進區域合作、優化就業環境、拓寬發展平台等方面,都能助力澳門女性開拓更多的職業發展空間,有更多參與社會事務、展現個人才華的舞台。張健娜認為,合作區的發展也是澳門婦聯推動婦女融入國家大局的平台,也為澳門婦女在改善家庭及社會生活方面提供扶持政策及空間,例如婦聯2021年在橫琴成立廣東辦事處,啟用琴澳親子活動中心,向琴澳兩地家庭提供更豐富及高質量的社會服務。在「一國兩制」國策支持下,琴澳深化合作為優化澳門家庭生活環境,幫助澳門解決空間資源不足、產業發展單一的問題提出新方案,澳門婦女也因此有了更多元的創業、就業機會,更多提升自我的舞台。

  張健娜續提及,澳門產業發展較單一,而特區政府期望協同合作區致力發展「四大產業」,未來如何更好補足產業單一的「短板」,在四大產業發展中獲得更多競爭力,包括人才引進、跨境物流等措施都需要配合,才能與國際接軌。

  機遇與挑戰相伴相生,郭子熒認為,澳門婦女如何融入合作區是必須面對的挑戰。人才培養方面,澳門已經有高校獲准在橫琴開設校區,開展多元課程培育人才。而橫琴「澳門新街坊」的建設也為市民在橫琴打造了澳門社區,幫助澳門居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生活上,還有許多文化差異需要逐步融合,澳門居民應當了解橫琴及其產業的發展資訊,「有挑戰,也總有解決的方式。」

  針對平衡工作與家庭照顧,推動婦女權益,她們將透過平行會議提出多點建議,以推動締造更平等、更包容的社會環境。陳詠妍指出:家庭照顧責任往往多於生育,一個家庭需照顧年輕的小孩及年長的老人,現時面臨少子化及人口老齡化現狀,無形中落在女性的照顧負擔會愈來愈大。家庭照顧無法避免,但從個人、家庭、企業、政府都可著力,鼓勵夫妻雙方共同承擔家庭照顧責任。

  她提出,女性應當裝備好自己,抓準在家庭中的責任,不要因為「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而將自己「定性」於家庭照顧之中;需要尋求兼顧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家庭照顧責任不應只落在女性身上,政府除推動一系列家庭友善措施,企業也應為家庭塑造友善的環境,例如彈性工作時間、線上工作的權利等,給婦女更多實踐自己的機會。

  張芷瑜續指,彈性的工作時間不應當只面向女性,男性也應享有這樣的權利,這樣男性也會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在家庭中參與更多角色,擔當更多責任,成為孩子的榜樣。另外,留意到現時社會上女性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包括更多鼓勵女性創業等,透過扶持上下游產業孵化、工作坊支持等,都會對兩性平等起著促進作用。《市民日報》專題組

  後 記

  推動兩性平等,保障婦女權益的道路上,澳門已經取得顯著成果,但要打破性別刻板印象,讓兩性在家庭和社會中享有更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依然有許多工作有待完善。「共建好家園」不僅僅是個口號,期待透過政社企3方合力,透過提供更多優秀青年女性對外發聲交流的平台和機會,構建平等、和諧幸福的澳門社會,更為推動全球範圍內的性別平等作出中國澳門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