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稿)「中國書畫五洲行」尼泊爾藍毗尼開幕

130

  在慶祝中尼兩國建交70周年之際,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國書畫五洲行」國際巡展(尼泊爾站)及特別策劃「絲路佛緣書畫展」,前日在尼泊爾藍毗尼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此次展覽由北京五洲和平書畫院聯合中華文化促進會、世界佛教文化交流聯盟及尼泊爾文化旅遊民航部、藍毗尼開發委員會、藍毗尼佛教大學等單位共同主辦,共展出中尼兩國藝術家創作的書畫作品200餘幅,吸引來自世界各地5000餘名領導、書畫藝術家、高僧大德前來觀摩、交流,場面宏大,氣氛熱烈。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及嘉賓有尼泊爾總理卡.普.夏爾馬.奧利,尼泊爾文化旅遊民航部部長巴德里.潘迪,尼泊爾藍毗尼開發委員會副主席悉達多.拉開奧博士,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鋼,五洲和平書畫院執行院長劉文迪,以及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泰國、蒙古國、孟加拉國、緬甸等國代表。

  線上線下觀展人數突破800餘萬

  據悉,「中國書畫五洲行」國際巡展,自2021年4月8日在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正式啟動以來,已先後在首都北京、山東曲阜、福建泉州、廣東珠海、澳門、香港等地成功舉辦系列巡展,線上線下觀展人數已突破800餘萬,其辦展的宗旨是:本著「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沿著「一帶一路」重鎮,通過書畫展覽,讓世界充分了解中國數千年書畫藝術的魅力,進一步促進中外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學互鑑。

  中尼兩國是友好鄰邦,兩國人民有著上千年友好交往的歷史,作為中尼友誼橋樑的佛教文化藝術,數千年來在中華歷史文明的進程中發揮積極重要影響。如晉代高僧法顯、唐代高僧玄奘都到過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藍毗尼。唐朝時,尼泊爾尺尊公主與吐蕃贊普松贊干布聯姻。元朝時,尼泊爾著名工藝家阿尼哥曾來華建造北京白塔寺,都為中尼兩國友好交往奠定堅實的基礎。

  近現代以來,在文化領域,眾多歷代高僧大德、文人居士、佛教學者更是通過佛教經典的翻譯,進一步為弘揚傳承佛教文化藝術,促進中國書法藝術在全世界的發展等方面都作出傑出的貢獻。此次「絲路佛緣書畫展」中,高僧大德、文人居士、佛教學者的書畫作品,不但生動地展示佛教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智慧,而且也深受佛教界、文化藝術界的喜愛和好評。

  佛教文化藝術是兩國友誼橋樑

  悉達多.拉開奧博士致辭時表示,尼中兩國友誼源遠流長,佛教文化藝術作為兩國友誼的橋樑發揮重要作用。這次非常有幸,尼泊爾的藝術家也參加如此盛大的書畫展覽,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現佛教深邃的思想和智慧,也體現藝術家獨特的生命體驗和悲憫之心。

  陳鋼深有感觸地說,此次書畫展,以追憶絲路古道上東土傳法、西天取經先賢大德的感人事蹟為主線,緬懷他們捨身求法的大無畏精神。參展作品有數十位元中方佛教界高僧大德的墨寶,有默默無聞、嚴守持戒、以藝弘法年輕法師的作品,也有三寶居士和書畫家的作品。他們的作品無一不體現他們各自寫經畫佛的生命體驗,自覺淨心的筆墨禪意,以及他們的悲願之心和菩提之智。

  「中國書畫五洲行」國際巡展(尼泊爾站)及特別策劃「絲路佛緣書畫展」總策展人劉文迪致辭時強調,中尼兩國山水相連,世代友好。自古以來,兩國人民就通過絲綢之路進行著廣泛的文化交流。佛教作為中尼兩國共同的宗教信仰,更成為兩國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樑。今次我們在尼泊爾舉辦「中國書畫五洲行」國際巡展及「絲路佛緣書畫展」,就是要通過書畫藝術這一獨特形式,傳承和弘揚中尼兩國的傳統友誼,推動兩國文化交流與合作邁向新的高度。

  與會嘉賓也紛紛表示,相信通過此次「中國書畫五洲行」國際巡展(尼泊爾站)及「絲路佛緣書畫展」,將進一步加深中尼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為推動兩國關係發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