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論)薪傳基本法教育夯築愛國愛澳力量

228

  2023年全國兩會的召開,正值全面貫徹落實黨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更是「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重要時刻」,自是舉世矚目;這1年也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30周年,回歸祖國20多年的澳門特區,繁榮安定,為「一國兩制」樹立了寶貴的經驗。

  「愛國愛澳」是澳門特區的社會主流核心價值,在中央的支持下,特區政府和全社會落實貫徹愛國愛澳精神,力量不斷壯大發展,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也是維持澳門特區長期繁榮穩定的中堅力量。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去滋養愛國愛澳力量,而當中的關鍵就在教育。

  作為前線的教育工作者,我認為澳門教育界必須認真學習,從而深刻認識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兩會精神,從黨的百年奮進歷程中汲取堅守初心使命的精神和動力,踐行以民為本的發展思想,進一步推進《憲法》、《基本法》的宣傳研究工作,以此做好德才兼備、愛國愛澳的人才培育。對此,我認為可以從以下3方面加以把握:

  一、充分發揮學校的主陣地作用。回歸以來,在中央支持下,澳門教育得到蓬勃發展,愛國主義教育尤為突出。故此,我們應當善用澳門各所學校的愛國教育優勢,團結共識,加強宣傳和推廣《憲法》、《澳門基本法》,以校園為起點,鼓勵家長、社會人士一起參與,全方位提升宣傳層次和活動參與度。

  二、將《基本法》融入日常教育當中。澳門目前仍有小部分市民不完全了解「一國兩制」的內涵,《基本法》教育工作仍有進步空間。我們應該結合科技產業革新趨勢和當下媒體的發展,以不同社交平台為載體,提高澳門師生、社會人士了解《憲法》和《基本法》內涵,同時加強普法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力度,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識。

  三、提升青少年對國家的認同感。大灣區血脈相通、文化相融,我們要善用大灣區建設發展的契機,推進愛國主義教育。譬如可以在橫琴、前海和南沙等打造面向港澳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文化遺產、自然生態、科技發展等主題,開辦參與式、體驗式的國情教育和研學旅行項目,讓港澳青年提升對國家的認同感,同時提供更多港澳青年在內地就業創業的便利條件與政策,促使澳門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另一方面,中小學教師肩負著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教育的重任,更有必要深入了解國情,講好灣區故事,更好提高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

  發展和壯大愛國愛澳力量,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基礎。從黨的二十大到全國兩會,國家團結之力更顯凝聚,奮進之姿愈發昂揚。讓我們在《澳門基本法》頒布30周年之際,堅守教育陣地,進一步把國家的二十大戰略部署,轉化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具體行動,充分發揮教育的力量。
立法議員、培正校長高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