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司:單牌車澳車北上無條件整合

港車澳車北上統一政策 廣東省要考慮平衡問題

369

  【本報訊】昨在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上,議員李良汪口頭質詢政府有關整合「橫琴單牌車」和「澳車北上」兩個項目的進展。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回應表示,「澳車北上」主要為充分利用港珠澳大橋,「橫琴單牌車」為合作區發展,兩者基於不同政策考慮,且兩者在內地的活動範圍、管理辦法和管控措施有明顯差異,現時單牌車進入橫琴無限制次數,而「澳車北上」限次及限制日數,他形容內地調整「要費心思考慮」,但重申兩地會再溝通,一有進展會立即向社會公布。

  李良汪表示,現時「橫琴單牌車」與「澳車北上」兩項政策不可同時申請,有居民反映,「只能在大灣區和合作區之中二選其一」,認為有違政策原意,在只能二擇其一的情況下,部分取得「橫琴單牌車」資格的車主,無奈註銷手續,改為申請「澳車北上」,相關情況既耗費申請的時間及金錢成本,同時亦有違進一步推進落實《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政策方向。

  他指出:由於現時「澳車北上」只能於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出,加上今年該口岸出入境車輛以月均10%的速度增長,今年「五˙一假期」前夕錄得驗放量達9080架次的單日新高,除令大橋口岸車輛通關時間延長,更對周邊區域居民及道路使用者造成連帶影響。社會有意見期望當局與內地協商,放寬其他口岸予「澳車北上」通關,以疏導出入境車流量,紓緩交通壓力。

  議員倡澳車北上可橫琴過關

  李良汪口頭質詢政府,當局有否就放寬澳門機動車通行口岸範圍與內地磋商,以減輕港珠澳大橋口岸出入境車流量以至對周邊交通的壓力?當局今年初指已與廣東方面溝通,希望粵方研究整合「橫琴單牌車」和「澳車北上」兩個項目,相關工作目前有何進展?倘無法將兩項目整合,有否其他替代方案,例如創造條件讓居民可同時申請「橫琴單牌車」與「澳車北上」兩個項目?

  黃少澤回應表示,由於「橫琴單牌車」和「澳車北上」出台是基於不同政策的考慮,尤其在內地的活動範圍、管理辦法和管控措施更有明顯差異,根據目前情況看,暫時沒有條件整合,但交通事務局會繼續統籌澳門相關部門與內地磋商,探討有無優化和整合的空間,一有進展,會立即向社會公布。

  就議員指不少「橫琴單牌車」車主取消單牌車轉而申請「澳車北上」。黃少澤回應稱,今年截至5月31日,申請橫琴單牌車增加1899架,同時失效的單牌車增加4009架,整體有效可通行減少2110架,他認為單憑數字不能說明與「澳車北上」實施有必然關係,以往亦有人申請後未必前往橫琴而不再續期,且現時橫琴消遣娛樂不多,吸引力不大。

  在追問環節,議員林宇滔、羅彩燕、李靜儀均希望放寬「澳車北上」車輛使用其他口岸,以減輕港珠澳大橋周邊的交通壓力;李靜儀更建議橫琴口岸二期車道擴展後,「澳車北上」車輛可以經橫琴通行,並設置一定名額。

  橫琴口岸二期8月後可通關

  黃少澤回應指,能否逐步放寬「澳車北上」使用其他口岸是政策問題,暫不具備條件,將來會繼續評估及與內地溝通。他解釋「港車北上」、「澳車北上」是統一的政策,「唔係單單澳門畀多條通道(口岸)你行,咁香港呢?香港(車)如果行皇崗(口岸),全部直上啦,冇人行港珠澳大橋!廣東省方面都要考慮平衡問題。」另外,黃少澤回應議員葉兆佳口頭質詢時表示,橫琴口岸二期工程由保安司與合作區對接,工程建設由橫琴代建。建設工程最初預計在去年12月完工,但由於疫情及綜合因素影響,一再推延。經多次與橫琴舉行會議,對方在工程方面存在問題,不斷交涉後,目前硬件工程全部完成,已於4月20日移交本澳,但不是啟用,因之後的軟件工程由珠海繼續跟進。黃少澤指,最新消息是,橫琴口岸二期工程預計在今(7)日完工,之後會聯調聯試,預料8月以後可通關,屆時車道會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橫琴口岸車道完工及投入使用後,車道將會由目前8條增至30條,並有隨車廳,會更便利快捷,估計屆時會有更多車輛使用橫琴口岸,紓緩港珠澳大橋口岸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