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籲暫停西坑街建壓縮式垃圾桶

市政署應先與居民溝通 謀求共識或更合適選址

505

  【本報訊】西坑街迎湶大廈住戶反映,事前沒有任何諮詢下,市政署稍為在社區座談會上公布將在大廈旁建造壓縮式垃圾桶,且消息公布後10多日立即開展工程。亦有住戶指壓縮式垃圾桶旁邊是大廈的中央石油氣室,憂慮衍生安全問題。協助有關住戶的立法議員林宇滔直言,政府不願與居民作良性互動和溝通,對政策的推行落實將有很大影響。他建議市政署先暫停計劃,主動與居民溝通,待取得共識或找到更合適的選址才啟動工程。

  現場所見,西坑街迎湶大廈貼有多個標語和橫幅,批評市政署零諮詢;標語上亦指反對在石油氣室前設壓縮式垃圾桶,危險生命財產!

  西坑街迎湶大廈住戶歐先生昨向傳媒表示,大廈其他住戶於本月13日收到通知,指市政署於本月12日舉辦的社區座談會上,最後1個項目始提到在西坑街3C建造壓縮式垃圾桶。歐先生說,住戶均認為有關工程和選址不清晰和含糊,遂在政府各個部門網站尋找資訊,其後只在交通事務局網站,發現1則本月11日發布的交通改道通告,指本月25日西坑街迎湶大廈門外有為期39日的工程。

  歐先生坦言,壓縮式垃圾桶的工程於周二(25日)便啟動,市政署卻於本月12日才在社區座談會上公布,事前市政署完全零諮詢,連相關座談會亦沒有安排住戶參加,住戶都是在座談會後才知悉事件,他們對此非常失望。歐先生說,於工程開始前,市政署最起碼應通知大廈管理機關主席,甚至通知大廈管理處,若非住戶在交通事務局網站找到工程改道的資訊,大廈住戶可能仍蒙在鼓裏,且由公布至工程啟動只有10多日時間,非常倉卒,對住戶完全不公平。

  他續說,事後住戶有與市政署溝通,惟署方只向住戶介紹壓縮式垃圾桶的好處,沒有談及壓縮式垃圾桶的面積及選址是否適合,完全沒有釐清住戶的疑慮。他指住戶都希望政府暫停有關工程,現在只能尋求議員協助。

  毗鄰中央石油氣室憂安全隱患

  西坑街迎湶大廈住戶黃先生亦表示,是次壓縮式垃圾桶安裝的位置非常接近大廈的中央石油氣室,倘若垃圾桶內的垃圾起火,將難以像普通垃圾桶可即時移走,或會波及毗鄰大廈的中央石油氣室,從而影響整幢大廈的安全,尤其過去澳門都先後發生壓縮式垃圾桶火警事件。

  其次,黃先生指壓縮式垃圾桶安裝的地點位處西坑街最斜坡地段,且就在大廈旁邊,西坑街馬路亦非常狹窄,而垃圾車需要倒車才能吊走壓縮式垃圾桶,住戶都憂慮若垃圾車出現操作失誤,除衍生安全問題,亦有可能撞到大廈,因此住戶都反對壓縮式垃圾桶的選址。

  協助迎湶大廈住戶的林宇滔表示,是次事件,直至昨日居民都沒有收到市政署正式通知將建造壓縮式垃圾桶,居民只是透過各種渠道,且僅於社區座談會結束後,才知道會上談及會在西坑街3C建壓縮式垃圾桶,居民感覺市政署有意隱瞞,他認為有關做法對工程的推進事倍工半。

  質疑有否妥善諮詢否則難接受

  他續說,事後大廈住戶約見市政署,他引述居民得到的回覆是「工程必定於6月25日上馬」。林宇滔坦言若果屬實,有關說法不是善意溝通的態度,完全不能接受,為此非常理解居民的不滿。他指將繼續協助居民,要求政府向居民解釋整個事件的過程,包括做過甚麼諮詢,向誰諮詢,諮詢了甚麼,過去做了甚麼研究,還有否其他選址?若完全沒有諮詢,則絕對不能接受。

  林宇滔說,壓縮式垃圾桶確實有效減少整體街道垃圾桶的數量,問題是選址必須小心,事前須與居民有充足溝通,尤其市政署必須主動聯絡受影響或接近設施的住戶,更需要在即將開展工程的現場豎立示意牌,讓當地居民知道將開展甚麼工程,並有查詢熱線,讓居民知悉,才可減少不必要爭議。

  林宇滔更指,是次壓縮式垃圾桶選址再往上的位置,過去亦曾計劃建造壓縮式垃圾桶,甚至已經裝設石屎柱和電掣,後來遭到該處居民反對而停建,有關石屎柱至今仍未拆卸,為何是次迎湶大廈住戶同樣反對,政府卻堅決上馬?

  他忠告政府,倘因為沒有溝通而霸王硬上弓強行上馬,將引起更大爭議,建議先暫停計劃,主動與居民溝通,待取得共識或找到更合適的選址才啟動工程,方是合適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