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隨著人口老齡化持續,銀髮族消費市場被不少國家和地區視為巨大商機,然澳門的銀髮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立法議員羅彩燕認為,銀髮產業起步離不開政府的牽頭和積極扶持,建議政府擔當主導角色引進相關產品和技術,培養人才儲備。同時亦應關注長者剛性需求,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羅彩燕指出:人口老齡化既是負擔亦是機遇,在日本、韓國等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少子化國家,早已衍生較為成熟的銀髮產業鏈。不少旅遊城市例如泰國,近年亦催生不少養老服務,並搶佔海外退休養老的銀髮市場。期待本澳隨著長者公寓落成,所建構的長者社區能夠有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但她認為,本澳雖然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但由於經濟體量小,人口數量有限,商業價值有限,在起步階段仍需政府主導牽頭及積極扶持,給予私人企業足夠發展成熟的空間,才能吸引更多企業有意願參與銀髮產業。
設基金助社企引入長者智能設施
她續表示,了解到內地有不少智慧養老設備,包括防跌倒紅外線、協助洗澡機器、藥物分揀箱等智能設施,亦有通過實地走訪了解本澳長者院舍有使用這些智能設備的需求。雖然長者公寓內不能個性化採購每個長者所需要的智能設備,只能安裝基本智能設備。但為提高本澳養老服務質素,她認為可以透過加大對社服機構、長者院舍、長者公寓的補貼,設立相應基金資助購買相關智能設備。隨著智能設備需求量日益增加,市場上自然會出現相應產品,從而形成銀髮產業,帶動產業的活力。透過將更多智慧養老技術引進安老院舍,既促進行業發展,又可減輕前線公共醫療壓力,全面提升安老服務水平。長遠而言,家居養老的長者亦可申請有關資助,幫助更多長者使用智慧養老產品及提升養老服務。另外,羅彩燕亦提到,灣區甚至內地不少城市基因診療、幹細胞治療、免疫細胞治療等新技術有較廣泛應用,這些相對高科技的「銀髮產業」在澳門仍處於短板。政府應繼續發揮牽頭主導角色,強化產學研用協同聯動,加快相關技術產品轉化和臨床應用,推動形成再生醫學和精準醫學治療新模式,透過開發相關技術和產品,以及促進智慧養老等新型產業,提供更多工作崗位。同時扶持業界引進相關產品和技術,以及培養相關行業人才儲備,以提升本澳長者退休生活品質。
建數據庫檢視銀髮市場開發潛力
在提升安老服務方面,羅彩燕分析說,目前本地人口約57萬,當中65歲以上長者約佔8萬,其整體經濟狀況,例如資產、消費力均未有較完整的數據,澳門是否屬於具有開發潛力的銀髮市場仍是未知數。她認為目前應更加專注在人口老化下澳門長者的剛性需求,包括安老床位、長者醫療、交通配套、政府服務電子化等等的硬性需求領域。因此在經濟復甦期間亦需要加強對社區經濟的支援,故她促請特區政府考慮再次派發電子消費券,刺激市場消費之餘亦可提升長者生活品質。
同時,面對全澳安老院舍床位不足的現狀,羅彩燕亦建議政府考慮透過「資源跟人走」的非現金資助方式,促進私營安老市場發展,減輕特區政府負擔,又可增加床位供應,有利促進銀髮產業發展的同時,又可與政府的安老服務無縫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