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衛生
立法議員顏奕恆:醫療方面做了甚麼工作,如何逐步縮短輪侯時間,因應季節流感,急診有何措施?目前離島醫院最後準備情況,本地人員招聘進度如何?科大醫院急診搬遷至離島醫院進展如何?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疫情後以大數據用於急診、專科門診和衛生中心,若輪候人手多會調配人手減輕輪候時間,超過一半病人可在1周內在專科門診就診。
林宇滔:專科初診輪候時間縮短至平均3.6周,現時有哪些專科的輪候時間較長?
歐陽瑜:部分專科,如眼科及骨科的輪候時間較長,大約10周,但時間可以接受;有4個專科輪候時間為4至8周,另外有14個專科的輪候時間在2周內。衛生局會繼續努力,盡量減少輪候時間。因近年老齡人口增多,眼科患者尤其需做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增多,因此眼科的輪候時間長,約為10周,但白內障並非十分危害,因此認為輪候時間可以接受,眼科及骨科的初診輪候都會控制在10周內。
林宇滔:明年醫療開支較往年減少2.3%,擔憂影響醫療服務。
歐陽瑜:疫情期間平均每年的抗疫開支約10億元,衛生局每年預算約90億元,但實際開支約80億元,衛生局明年略減預算,希望藉此提高使用率,同時已要求局方不能為使而使,隨意浪費公帑。
高天賜:洗腎援助需要等1年才能做,且費用較高,希望政府回應。
衛生局局長羅奕龍:根據法律,對經濟困難無法支付醫療費用的人士提供醫療援助,從資產水平、收入水平、購買保險、醫療費用綜合審批,不符合標準的不能批准。資料齊備30天內可以審批。
高天賜:從葡國引入的10名醫學專家是否需要透過中央招聘,進度如何?
羅奕龍:招聘葡國醫生進度,共收到12宗申請,8宗有條件來澳工作,但實際提交資料需要循不同程序審批,有澳門身份證的必須通過公開招聘,會繼續進行。
高天賜:轉介病人至協和醫院或香港的醫院等,是否可以在網上披露準則?
歐陽瑜:經衛生局轉介的一定免費,第二級收費不會和山頂醫院一樣,但也是比較相宜的費用,澳門居民會有折扣。直接就診的澳門居民希望有折扣,但折扣不會大;非澳門居民收全額費用。再高一級的國際部則是醫療+旅遊的費用。
謝誓宏:未來會否繼續開放離島醫院招聘本地醫生人才?會否檢視醫生職程薪酬點數?
歐陽瑜:本澳一定會開展本地醫療人才的招聘。醫院缺的並非普通科醫生,而是專科醫生,所以在第一階段新醫院培訓30名專科醫生,而衛生局培訓另外30名專科醫生予全澳使用,有私人醫療機構培訓66名專科醫生,所以今年底共有66名專科醫生。醫生有完整生涯職程制度,正如公務員的層級同一道理,有部分人士就是不想向上流動,拒絕晉升,希望醫生願意向上流動,由普通科醫生向上流動做專科醫生。
陳亦立:醫療+旅遊除本地幾家醫院,私人診所能否推動參與其中?有否優化政策措施,讓私人醫療專業人士有所作為?
羅奕龍:澳門協和醫院起引領作用,6家博企是聯動作用,一定可以協同發展。
羅彩燕:建議調升醫療券金額,考慮資助安老院舍聘請本地私營醫療機構進行定期檢查或進駐提供服務,以照顧私營醫療市場的發展。對於私營安老市場的發展如何與公共安老服務無縫對接?
歐陽瑜:本澳醫療大健康產業發展不單對於醫院有好處,私人診所、私人醫療市場亦要把握機會,如醫美、疫苗注射的例子,大家要思考如何把握機會進入產業市場。
梁孫旭:預計離島醫院在甚麼時候投入服務?腫瘤服務及住院服務率先投入運作,根據數據顯示,現時癌症患病率及死亡率呈現上升趨勢,司長介紹將來輪候時間便縮減至平時3.6周,譬如針對腫瘤方面而言,現時輪候情況如何?離島醫院啟用後,在這方面能如何改善,以及按甚麼準則來分流?整體交通配套有何規劃?收費方面,現時第二級不排除用第24/86/M號法令的收費表收費,針對居民提供折扣優惠,但剛才司長無提到第三級,那將來會否考慮採用第24/86/M號法令這套折扣優惠予本澳居民,以便更好地銜接折扣機制?
歐陽瑜:離島醫院於12月底投入服務,首階段會將科大急診原班人馬轉移過去,不是安排新醫院的人手投入服務。腫瘤病人輪候時間為1.7周,希望盡快為腫瘤病人提供醫治,尤其比較晚期的病人。至於如何分流,以後多了1間醫院分流便更加容易。
3級收費中,最高一級是私家服務,稱為國際醫療部,這是為大健康產業設置,有條件的本地居民可獲適當折扣,但一定不是按第24/86/M號法令的規定收費,否則便失去設立國際醫療部的意義。但中間一級的收費表,是分開的,山頂醫院有山頂醫院的收費表,新醫院有新醫院的收費表。至於免費醫療部分,我們仍堅持免費醫療。
梁孫旭:有否條件增加衛生局資助非牟利醫療機構為特定人群提供門診配額方面的資源,一方面優化居民的醫護服務,另一方面減輕公立醫護人員的工作壓力?
歐陽瑜:我們目前面對的障礙是資助章程,裏面有資助計劃,會在年初制訂好整個資助計劃,中途無法改變,除非明年再制訂一個新的計劃才有條件,我們現在遇到的問題便是這樣。因為我們的資助計劃是按法律訂立,分一級、二級、三級,最後一級便訂定好計劃、規章、資助是多少,不能修改。所以今年會見到有些資助額滿,便不能增加。另外有一種情況,以鏡湖醫院為例,當初已預料兒科需求減少,但長者需求增加,便可以進行調撥,但整體資助金額無改變,就是這裏可以做到適度調撥,而急診是另外一個計劃,無法做到。
梁鴻細:部分衛生中心空間不足,會否檢討衛生中心覆蓋範圍和人口?
歐陽瑜:空間最不足是塔石衛生中心,待新中圖建成後考慮搬離文化局現有設施,研究塔石衛生中心擴大使用地方。
鄭安庭:早療服務供給失衡,據反映目前輪候情況時間較長,未來政府會否增加早療服務支援的人手或中心?早療兒童接受治療後的跟進情況如何?
歐陽瑜:兒童綜合評估中心和兒童康復治療中心輪候時間不長,初診平均輪候4周,治療則按分級分別輪候0周、5周和11周,但有些早療兒童接受治療後,納入教青局繼續跟進機制時出現問題。教青局、衛生局和社工局希望訂立改善措施,設分級評審機制,讓學生接受一段時間治療後,重新評審有沒有進步,建立最好的治療方案,希望有效縮短時間。有信心研究新方案後可縮短時間,理工大學亦會加強語言治療師培訓。
葉兆佳:傳染病防控,新的傳染病有可能繼續發生,是否會對過去3年疫情作總結,對特發傳染病防控是否有基礎,作為長期計劃及演練?
歐陽瑜:有內部總結,會更加順利地過渡。
邱庭彪:協和醫院的急救服務還需要建立,醫院要轉介病人至香港的醫院,跟隨救護車的人員、救護車急救准照洽談情況,是否能很快解決?
歐陽瑜:已經和香港洽談,在香港辦理有限度註冊,醫生可以跟車。內地救護車來澳有機制,可以解決一部分問題,會繼續改進。
文化體育
顏奕恆:建設體育之城、演藝之都方面,如何創造更多澳門品牌運動項目?本地運動員培養上有何措施?演藝事業方面,如何更好規劃利用中小型場館?文化旅遊部門如何加強互動合作?
歐陽瑜:明年通過舉辦大型演藝表演和大型體育項目,與私人企業推進產業發展,推動旅客來澳消費。曲藝等社區活動都需要關顧。
胡祖杰:文化體育未來發展方向及人才申請情況如何?當局如何將澳門歷史故事讓市民旅客有更深刻認識,會否與私人歷史建築有保育活化合作?
歐陽瑜:希望通過打造文化體育品牌,達到產業發展的目的,大賽車文創產品銷售情況理想。歷史建築維修計劃不足1個月已有4個申請,希望達至歷史建築的保育和活化。歷史城區管理計劃需要多年時間推進,2024年希望完成相關工作。
張健中:針對大健康+旅遊有機項目有何政策支持,如何促進澳琴在大健康資源上的互補發展?
歐陽瑜:1.藥械方面有藥物進口機制,內地無法使用的藥物在澳門可以使用。2.協和醫院可以提供腫瘤服務、醫美、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相關醫療,結合其他機構,鼓勵私人醫療機構發展該方面項目。
張健中:下階段在培育體育人才和舉辦體育盛事方面有何計劃?推動體育+旅遊產業聯動有何政策指導方向?如何進一步推動文化旅遊融合高質量發展,融入特色休閒元素、美食元素等,豐富旅遊體驗,支持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建設?
歐陽瑜:澳門有許多大型體育盛事可以吸引人流,和旅遊業界的合作也很成功,會慢慢改善,包括推出一些旅行套餐,以及不同服務,希望日後擴展至文化等方面。澳門有很多文化資源,如何與旅遊業界合作提供旅遊產品,希望未來做好對接合作。研學之旅非常成功,希望創設更多產品,讓體驗更加豐富。
梁安琪:請介紹本澳運動員參與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的情況?未來當局從哪些方面著手,推動本澳冬季體育項目發展?
歐陽瑜:會派運動員參與花式溜冰比賽;但今年無條件參加冰上曲棍球,因場地壞了,錯過選拔,認為本澳冰曲運動員的訓練及成績不錯。
陳浩星:明年有哪些項目實現對內、對外目標,並預期取得哪些成效?
歐陽瑜:不斷思考一基地的澳門角色,澳門可以聯繫「一帶一路」國家及內地,如何將中西文化相結合建設好一基地,從而發展文化+產業,讓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凸顯文化事業發展。
黃潔貞:科學館作為傳播科學教育基地及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未來如果結合有關場地發展研學旅遊?未來會否吸收更多研學遊經驗,打造教育之城,增加文化、科技、旅遊元素,令研學遊更具發展空間?
歐陽瑜:科學館在今年暑假推出很多研學遊產品,未來會繼續研究推出新產品,相信其市場、產品都非常受歡迎。
梁鴻細:新城A區文化展演土地是否包括文化地標設施?趙家大屋修復方案有否消息?
歐陽瑜:演藝場所不包括新城A南邊的地方。趙家大屋計劃2024年完成結構修復。
施家倫:打造體育之城和演藝之都,政府如何與本澳現有資源配合,帶動更多業界參與?
歐陽瑜:文化產業框架2024年會重新檢視,更加貼合產業發展。
鄭安庭:6家博企的片區活化計劃會否錯位發展?有否階段性發展計劃及目標?
歐陽瑜:望廈山房的活化相對簡單,但過程中仍面對不少困難,博企6個片區活化亦會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需時磨合。希望利用博企龐大的管理團隊,注入完善的運作及經營模式,發揮有效的文旅價值。
6個片區中,媽閣塘主要是休閒、娛樂、文創,重視文藝氣息。內港以文化、藝術、餐飲、特色商店,以及希望延伸至草堆街、十月初五街、康公廟等,著重青年氣息。福隆新街就注入市集、文藝表演、夜間休閒元素,並串聯節慶活動,已初見成效。9月29日至今,已有9家新店打算開業或已開業,有新元素新企業進駐。新馬路片區包括14號、16號碼頭及金碧文娛中心,以古街潮活為主,大炮台也有不少活動,注入夜間活動,大炮台、福隆新街都希望嘗試發展夜經濟。益隆炮竹廠連動龍環葡韻,設攤位、手工藝等特色元素。荔枝碗有歷史展演、休憩設施等。特區政府希望發展好文化產業,讓文創設計師有更多空間發展,稍後將向立法會介紹片區活化詳情,包括短中長期的措施及時間表。
李良汪:《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訂定至今有11年,現時有否條件作出優化?
歐陽瑜:2023至2024年學年老師平均每周上課節數有20.4節,幼稚園、小學有16.2節,中學則是14.1節;而中學老師每周上課約有9.4小時,認為在上課時限仍有優化空間,例如透過科技手段減輕教師工作壓力。
社會保障
李靜儀:長者公寓使用費昂貴,希望政府加強支持,及加大照顧者支援。
歐陽瑜:明年會推出長者院舍200個床位,長者如果沒有住屋,政府有社屋,有經濟條件的可租用長者公寓,長者公寓有小型衛生站及活動等設施。
養老金是補充性經濟補助,長者有免費醫療,有關方面澳門做得相當不錯,醫療方面會一步一步補足短板,向長者提供不同方面的關顧。
照顧者津貼金額不多,有需要的人士有不同保障措施,更重要的是情緒支援、家居支援等照顧,下階段會著力做好有關工作。
李靜儀:社服、醫療、教育方面,希望政府投入更多資源以穩定服務質素。心理輔導人員擔當甚麼角色,心理輔導人力資源是否足夠?希政府重視人員發展和權益。基層服務照顧人員很難請人,希望政府加大相關方面人才培養。
歐陽瑜:學校心理輔導員由不同人群組成,認為不適宜專業認識,否則很多人會離開工作團隊。
何潤生:社會服務發展,會否考慮政府牽頭,推動社會服務資源數字化?建議積極拓展輔具維修租借政策,成立基金推動科創公司和社服基構合作,創造更適合澳門實際情況的輔具?照顧者津貼已轉為恆常化,但金額沒有提升,未來會否持續優化照顧者津貼,擴大範圍和加大金額?
社工局局長韓衛:明年籌設一站或輔具資源中心,將引入大灣區優質輔具。
李振宇:當局未來將如何與不同範疇政府部門一起探討加強未成年人保護對策,從各個方面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侵害?
歐陽瑜:政府會多方面作宣教,如學校周會課、品德與公民課,或教青局的網上資訊等,大力推動未成年人學習自我保護。
此外,《補習業務法》5月生效,正正是為了保護未成年人,限制部分人不可以當補習老師。
高錦輝:現時教育基金申請為何如此繁瑣?
歐陽瑜:的確需要「一步步改善,而家(申請)真係好煩」。
教育局局長龔志明:由於過去曾有學校在申請教育基金時出現違規違法情況,當局經大整改後,或增加學校申請時的行程手續,局方表示十分理解,未來將不斷優化,減少學校人員重複輸入的情況,盡量電子化及簡化繁瑣的手續。已與教育界組成工作小組,以研究簡化相關行政工作,早前亦舉辦講解會,將推出十多項優化措施。
林宇滔:政府5年沒有調升教育津貼,當中原由是甚麼?
歐陽瑜:特區政府近年即使有赤字預算,但對教育的投入是穩定的,部分學校財政亦相當穩健,當局鼓勵學校對教師加薪,認為不需要政府增加投入才可加人工。2019/2020及2020/2021學年政府對學校津貼合共增加13.6個百分點,而近年公務員連同明年(2024年)加薪共增加10.9%,形容學校津貼加幅「超前」,還有學校的建設,而教育基金亦有適當增加。
李振宇:提議按本地生產總值GDP計算學校津貼。
歐陽瑜:完全不可行,本澳GDP由2019年的4300億元,2022年大幅降至1700億元,若按GDP計算則會大幅上升或下降。
林宇滔:現時《殘疾人士康復十年規劃》進度如何?
梁安琪:殘疾人士反映目前出行仍然有一定程度受限,當局未來有何計劃加以改善,長遠規劃來看何時能達至巴士無障礙設施全覆蓋?以及《殘疾人士康復十年規劃》總體執行情況如何?何時會啟動下個十年規劃的編製工作?
韓 衛:康復服務十年規劃共有366項工作,完成94.5%,最後階段的81項工作已開展,完成61項,透過跨部門策動小組就下一階段已作出規劃,從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社會融合3方面著手。其中,2018年已推出無障礙指引,現時有不少政府建築物都已應用。同時,對舊建築做大量優化工作,如部分行人天橋加裝升降電梯、公共房屋電梯亦會發聲、街道路口高低差調整至符合輪椅通行等,認為整體而言康復服務十年規劃取得不少成績。
李振宇:建議將非強制中央公積金推動至強制公積金,有無時間表?
歐陽瑜:社會經濟開始有序復甦,惟復甦步伐不一致,仍有不少中小企經營困難。現階段將非強制中央公積金推動至強制公積金不是最合適時間,明年將檢討,總結過去3年整體社會經濟復甦情況,假設明年經濟向好,便具條件討論央積金將非強制性推動至強制性。
李振宇:最低維生指數調整機制的檢討工作預計何時開展?目前的最低維生指數調整機制能否及時合理反映弱勢家庭生活壓力?
韓 衛:明年將評估最低維生指數;當局自2011年起每年均至少做兩次預測性分析最低維生指數,確保消費物價指數變化不會影響最低維生指數的計算。現時每月最低維生指數給付金額為4350元,相關給付金為14個月,平均即每月為5908元。
羅彩燕:對於放棄工作全職投入照顧家人的照顧者是否應按照維生指數給予支援?至少能讓他們維持生計。照顧者的心理支援和服務配套進度如何?下一階段有何新支援計劃和方向?
謝誓宏:照顧者津貼如何計算出來?經何人意見諮詢而作出定額?
歐陽瑜:照顧者津貼目前用比較簡單的數字,即(最低維生指數)4350元的一半,照顧者津貼並非救援金額,因救援金額是以援助金作為救援,而照顧者除了津貼,其他的支援協助更為重要。
謝誓宏:青洲區的復康服務中心時間如何安排?會否提供24小時服務?申請服務有何限制?隨智力障礙及自閉症人士增加,225個服務名額是否足夠?會否考慮設重度智力障礙及自閉症人士使用中心?服務中心能夠提供日間托管服務?長遠而言會否考量建中重度智力障礙及自閉症人士親子院舍?
歐陽瑜:青洲區的復康服務中心225個位為日間服務,因其為中心,並非院舍,不設住宿。殘疾人士服務的國際標準是職業培訓,政府希望以復康服務中心讓殘疾人士經培訓後融入社會,而不是提供住宿困在院舍內。
羅彩燕:促請政府考慮盡快調升養老金基數,最低程度要與維生指數掛鈎,以及檢視現行養老金的調整機制。
歐陽瑜:養老金是2019年委託本澳學術機構研究,2021年12月透過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取得勞資政3方面的共識設立機制,機制調整,是將累積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觸發點上升到3%的水平,就可以觸發研究養老金是否具條件調升,但只是一個牽引性指標,還有約束性的指標,包括基本養老保障水平的指標、過去5年社保基金整體收入水平、人均預期壽命多個指標結合。若多重指標均達到才能調升養老金,但保證累積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幅超過3%會馬上進行研究。
黃潔貞:政府會否考慮提升出生津貼、調升產假吸引居民生育?會否考慮將胎兒基因檢測納入產檢?
歐陽瑜:目前出生津貼不太理想,夫妻一同申請可獲1萬多元津貼,但出生率仍在此水平,甚至下跌,因此未能印證出生津貼可以推動出生率上升,希望大家就提高出生率提供多些意見。調升產假一直收到大家意見,會就有關意見向勞工部門反映。
現時衛生局政策,35歲以上產婦有將基因檢測納入產檢,但始終是侵入性的檢查,具有風險,認為35歲以下未有必要進行。
黃潔貞:去年自殺個案達80宗,涉及不同年齡階段人士,未來如何就心理治療、社區康復、預防方面做得更好?社區心理復康方面,政府如何開展便捷的服務?
歐陽瑜:面對較輕的情況,希望培訓衛生中心醫生,聯動他們作為普通科或保健,為有需要人士及早解決精神健康問題,亦會與機構合作分工。
梁孫旭:長者公寓方面,希望政府在收費方面可從多方考慮,譬如折扣優惠期能否延長、名額能否增加,甚至可否考慮分級收費,正如房屋政策針對不同能力人士都有分級制度。
歐陽瑜:當時設計長者公寓目的是,要解決一些有經濟基礎長者的上落樓梯困難問題,長者公寓推出759個單位,相信都是超額申請,但下一階段可否提供優惠,目前正在研究,不過未必是八折,可能會高少少,一步一級這樣。
梁鴻細:無障礙設施相關指引檢討工作進展如何?長者公寓退場機制如何?
歐陽瑜:公共工程一定會按無障礙指引去做。長者公寓退場可以申請院舍。
李良汪:敬老金不低於維生指數,將來在甚麼情況下才可以調整機制?
歐陽瑜:敬老金暫沒有條件作出有關調整。
人才教育
王世民:愛國愛澳教育教材選擇非常重要,現時教青局對學校選擇教材有何指引?建議學生教科書加入三文兩語元素,通過系統課程安排,培養學生語言技能。積極培養產業所需人才方面,現時本澳藝術專業人才逼切性愈來愈強,要開拓影視藝術產業,有何影視人才培養計劃?
歐陽瑜:教青局一直出版相關教材,明年有國安教育教材出版。澳門學校英文教育會做得愈來愈完整,兩間國際學校會陸續招生,「新街坊」學校亦有國際課程元素。影視產業人才,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有藝術元素,主要與文化局合作,收生情況理想,學生畢業後有機會獲保送內地著名藝術高校。
顏奕恆:高校產學研整體發展情況,及配合「1+4」產業發展如何推進?
歐陽瑜:高校產學研有所進步,經高校實驗室進行檢驗有助推動產業化。
高錦輝:現時教師千人培訓計劃的成效如何?
龔志明:完成培訓的教師將成為「種子老師」,進行跨校教研工作,可以將成果發揮得更好。
梁安琪:在大眾體育上,當局將透過哪些工作,鼓勵、支援擁有一定運動基礎及興趣的市民,特別是青少年,轉化為培養專業運動技能,為本澳競技體育發展輸入新血?
體育局局長潘永權:特區政府多年來推行大眾體育,成效顯著。今年1月至10月錄得11萬人次參與體育局舉辦的大眾體育活動,預計至今年年底逾500萬人次使用局方轄下的體育設施,相信大眾體育的成效愈來愈好。
馬志成:對加強體育教育擴至素質教育、生命教育有何計劃?
龔志明:非高等教育總目標是促成學生健康生活、強健體魄,課框保障學生每周有150分鐘的體育運動時間,除了鍛鍊,體育與健康的課程每周不少於70分鐘,令學生知道體育的重要性。
澳門體育代表團在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取得兩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希望藉此鼓勵學生,亦相信學生可在體育練習中學習到堅毅、刻苦、紀律性,通過比賽學會尊重對手、珍惜生命、逆境自強,達到素質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
林宇滔:心理輔導員沒有專業認證,以及有機構聘請外僱出任。
歐陽瑜:不了解勞工局如何批出(外僱),相信有標準。
無認專業證不代表無專業資格和發展潛力;「法律規範得愈死」,不一定有利於專業發展,舉例資訊科技專業亦沒有認證,但政府鼓勵從業員考證照試。
梁安琪:碳達峰、碳中和對澳門青少年來說還是比較新的概念,未來將從哪些方面開展相關科普工作,有無具體規劃目標?
龔志明:澳門科學館作為首批中國綠色建築科普教育基地,將結合科學館整體科普工作開展。智慧校園方面,至今有101個校園使用,佔比超過全澳學校八成,讓家長分層、分年級接收資訊。智慧教學方面,去年有16間學校使用,今年增至25間學校。
梁安琪:黑盒劇場使用率如何?是否達預期目標?在推動劇場探索多元發展新路徑上,有否更多規劃,將劇場打造成為澳門年輕人新的文化地標?
歐陽瑜:黑盒子劇場7月啟用至今年底,預約19個劇目共100場活動,至11月中旬有3539名觀眾入場。
高天賜:澳門醫學專科學院和離島協和醫院能否幫助醫學學生就業?
羅奕龍:醫學生完成12個月的實習培訓和考試後,具資格參加培訓,報考專科醫生。
馬耀鋒:如何增加學校心理輔導員數量,讓學生得到更好照顧,如何鼓勵同學參與活動和社會事務,拓寬眼界同時減壓?
歐陽瑜:「與愛同行」工作小組不斷優化工作,適量增加工作,綠色通道讓精神科專科及山頂醫院急診可以即時為有需要學生提供醫療服務。同時為學校提供簡單篩查,希望早發現早介入。
馬耀鋒:如何幫助學校,讓融合生捕捉早療黃金周期,保障融合生得到輔助和支援?
歐陽瑜:超過40間學校提供融合教育,還有30家未提供,鼓勵推動這些學校辦融合教育。
謝誓宏:當局會否考慮倣傚香港重新開放大額投資者的人才引進?
歐陽瑜:貿促局仍有重大投資移民,這亦非人才委的職能,有關政策著重人才,而非著重投資。
羅彩燕:促請政府善用土地,善用橫琴的資源優勢構建大學城,引進海內外優質教育企業進駐澳門聯動本地高等大學,構建高等教育產業。
歐陽瑜:首先澳門無條件做大學城。橫琴方面,特區政府正爭取中央政府給予本澳政策,更便利澳門的大學在橫琴建校、設立分校等。
羅彩燕:政府有關部門將會如何持續減輕教師的非教學工作,以減輕他們的壓力,讓他們能夠有更多時間專注於教學工作和教學準備?評核制度為何每個教育階段設留級率指標?有關指標是否硬指標?對學業後進生,政府如何推動學校提供支援措施促進學生成功學習?是否需要定期檢視該評核制度的有效性?
歐陽瑜:本澳除了訂定幼稚園到初小不能留級外,有設留級指標,若家長認為小朋友對於升學有困難,可以跟學校商議留級。PIZA有研究指出留級率愈高的地方,其PIZA成績就愈低,所以應該用留級以外的其他方法幫助學生。
龐 川:目前人才引進計劃的開展情況如何?何時可以公布甄選結果?未來將如何按步推進及適時調整人才引進和人才回流的工作?又如何發揮人才的專業經驗社會網路優勢?人才引進申請中,高等教育相關人士佔比多少?可否透露有關人士批准的可能性有多大?
歐陽瑜:人才回流無好精準數據,因難以定義,難以統計。人才引進計劃展開情況方面,現階段特別是最後1個是體育文化等計劃,包括很多大學教授、副教授工作申請,數據暫時不多;高級專業人才計劃,有差不多一半左右是大學教授,最終數據要待結果出來才有。
梁鴻細:澳門本地擁有資訊證照的人才有多少?
歐陽瑜:較難統計,但現時就資訊科技的就讀學生人數逐年上升。
鄭安庭:本地人才培養有何政策導向?高校有否針對「1+4」產業適度多元的課程?
歐陽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數據顯示人才培訓有效,選讀4大產業的人數愈來愈多,高校亦有針對性設立新專業。
黃顯輝:施政方針中提到優化葡語教育政策,葡語教育中所需教師,本地人參與培訓情況如何?
龔志明:會在高美士中葡中學創設一條龍葡語學校,並優化赴葡獎學金制度,與波爾圖大學簽訂協議,葡語達標可直升波爾圖大學。與天主教學校簽訂協議,高中時有3至4星期集中接受葡語培訓。
其 他
高錦輝:提議有條件的學校提升教師薪酬。
歐陽瑜:部分學校財政穩健,學校儲備相當多,鼓勵有關學校增加教學人員薪金。現時確有一小部分關顧特殊學生的學校存在困難,強調會關顧這些學校並設立額外資助計劃,精準扶持。此外,學生不斷進步,離不開一群教師的辛勤勞動,為減少教師壓力,將提供培訓,聘請輔助人員協助教師工作等。
李振宇:政府大型體育活動向社會招募攝影愛好志願者有何設想?
歐陽瑜:若條件許可歡迎攝影愛好者拍攝,但基於部分賽事受場地限制,舉例在大賽車跑道周圍攝影首要注意安全,其次涉及國際聯會、媒體權益的規範,首先要讓官方、媒體採訪,滿足這些條件後才有條件予其他人士攝影。
李振宇:「澳門婦女發展目標」中長期措施提出的保障婦女勞動保障措施能否如期實現?
歐陽瑜:短中長期79項措施中,已完成36項短期措施,24項中期措施將於明年完成,2024年會開展其中5項長期措施,整體完成率是81%。對於婦女勞動權益措施有8項,當中7項已經開展,剩餘1項將於2025年開展。
高天賜:疫情時醫務人員超時工作補貼是否已經發放?勤雜人員是否需要聘請?
羅奕龍:疫情OT需要一定時間審批,所有OT補貼已經發放,勤雜替補工作依法進行。
陳亦立:醫療專業人員延續教育網絡記錄平台何時出台,是否能由利害關係人個人在網上查詢學分,有否措施體現學分宜鬆不宜緊?
羅奕龍:獲得政府認可的培訓機構和活動,學分可直接確認,範圍外的需要一定時間審核。會將大部分通識課程從線下變成線上,預計明年第一季推出。明年第一季同時推出給全澳醫療人員通過網上學分申報和查詢系統,長遠會根據15類醫療人員、醫學專科學院、護理專業委員會學分要求,建設統一系統,作為中期計劃正展開。
陳亦立:護理職程修法,能否介紹無法完成修法的原因?
羅奕龍:過去5年護士離職及退休比例為2%,護理團隊十分穩定。會關注護士職涯發展,創設更好工作環境、管理制度,加強培訓,護理專科發展,依法進行晉級開考。
馬耀鋒:親職教育工作,如何幫助家長吸收相關資訊和紓緩壓力?
歐陽瑜:有和大型企業,尤其輪班較多企業合作,在在職培訓課程中培訓家長;教養子女是家長責任,可以和照顧者多溝通。
黃潔貞:未來如何優化托兒所嬰兒班小班教學?優化托兒服務的質量?
歐陽瑜:根據數據分析,大概1個老師照顧2.4個嬰兒,優化托兒服務質量方面特區政府會持續檢視。
梁孫旭:之前政府原規劃離島醫院會招聘400名本地醫療人員,後來改稱招聘200名,但最後卻只有90名醫療人員,為何名額相差如此之大?將來如何透過完善機制,來確保私法勞動制度在招聘程序中亦得到完善監督?教育、社服人員方面,社服人員薪資多年無調升,仍未追上進度,當然仍有一批人如外判醫療、駐校服務等,由於他們不屬於社服體系,薪酬無法調升,但亦做了大量工作,將來會如何完善?
歐陽瑜:一些以私法合同制度招聘的員工,剛才解釋了新醫院的員工招聘要一步一步,不可以一下子招聘400人,否則整個管理全都亂套,全部新人一下子進入醫院的話,都不知道要怎樣做事,要一步一步,培訓了一部分人,再新進另一部分人,一定不止於400人,但要給一點時間一步步招聘。但不會以招聘公務員的形式去招聘醫療人員,為甚麼要用私法合同制度招聘?是更加方便招聘人手,但整體招聘流程是公開的,如果找不到的話可以聯繫當局,可以檢視有甚麼問題做不到,怎樣招聘、有甚麼程序是已公布的。
龔志明:有關教師壓力問題,有對應教師的「拋節制度」(減少上課節數),他們本身有每周上課節數上限,當他們擔任其他教學工作,如科組長、班主任時會有拋節。教育暨青年局每年推出「教學人員拋節指引」, 讓擔任非教學工作職務的教師獲豁免相應的正常授課時間。所以老師平均每周上課節數為中學14、小學16、幼稚園20,比其本身法定節數少。
教學基金裏支援了5類專職人員,來減輕一些非教學工作。而駐校輔導員,近年我們亦不斷增加相關團隊,團隊人數現有380人,若學校有融合生的話,亦都會額外添置一些輔導團隊人員。
林倫偉:會否通過全運會志願者工作搭建服務、培訓平台?
歐陽瑜:全運會有很多義工,體育局已不進行培訓工作。
崔世平:澳門現時積極打造閱讀之城,現時取得有甚麼成效及未來有何具體措施?
文化局局長梁惠敏:打造閱讀之城關鍵在優化圖書館空間及設備,利用工作坊、活動提升閱讀氣氛。下一階段,局方將在石排灣打造1個青少年的閱讀空間,以吸引、提升他們閱讀。
黃顯輝:如何推動澳門加入粵港澳大灣區圖書館建設,有關工作成效如何?
梁惠敏:今年粵港澳文化合作會議探討3地圖書館聯盟協議,會員人才交流及培訓,3地文化歷史資源進行展覽和文史研究,正在研究,會持續推進。
葉兆佳:明年非強制性央積金調研是否仍由澳大進行,是否有進行?是否在2028年才思考?
歐陽瑜:做調研各部門都要做諮詢標,相信社保方面也要做諮詢標,看是否有機構協助調研,明年比較難推動,要到2028年看是否有條件。
本報記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