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新春生意好轉12宗涉違規

194

  【本報訊】新春期間,澳門豐富多元的活動吸引了不少旅客,市面恢復生機,百業興旺,的士司機互助會理事長郭良順表示,春節黃金周生意雖未能達至2019年水平,但已經「很好」。他又指7天黃金周共有12宗違規事件,僅有1宗為濫收,呼籲業界自覺遵守規章,做好從業者形象,實現「零違規」。

  郭良順指出:隨著防疫政策的突然放開,澳門吸引了許多遊客蜂擁而至,市內消費水平逐步恢復,乘客也有回升。尤其是港澳寬關,北安、外港碼頭的港澳航線復航,又有針對港客的車船票優惠,春節期間港客佔總旅客數量逾30%,約為疫情前1倍。港客增多也為業界帶來好消息,隨著由港珠澳大橋入境人流增多,司機所能接到的中長程旅客增多,「從大橋出到東方明珠都要30多塊」;同時又將司機分散到大橋、碼頭、機場等口岸,排隊輪候時間縮短,業內總體生意狀況約恢復至疫情前的七成。

  疫情期間,的士業界生意慘淡,不少司機在路面上跑一天最終也只有一百幾十收入進帳,導致過百輛的士長期停泊在港珠澳大橋西側停車場,從業者紛紛轉行。郭良順指,3年疫情業界約共流失500位司機,年長的由於擔心感染影響家人選擇退休,年輕一輩也有不少轉行送外賣,面對幾萬的遊客,現有的士司機難以滿足市民需求,「主要因為宣布政策放開到春節假期只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有的想重新回來揸的士的都來不及辭工,要1個月後才能走,司機沒有這麼快能補充回來」。

  僅有1宗濫收車資

  至於近期網絡上出現對的士司機「兜路宰客」的負面新聞,郭良順指,7日黃金周共錄得12宗違規現象,僅有1宗為濫收,還有1宗正在處理的違規是司機和乘客聊天忘記「落旗」,其餘皆為拒載。他指,現在政府對的士營運的監管十分嚴格,若違規基本「冇得走」,呼籲希望業界自覺遵守《的士法》規定,齊齊努力達至「零違規」,提升澳門的士業界形象,讓乘客放心,「敢坐的士」,提高收入的同時亦為澳門打造國際旅遊休閒城市的名片出一分力。

  郭良順又指出:駛入港珠澳大橋路口仍為澳門塞車黑點,隨著旅客增多,由此進出大橋的車輛增加,而新增的引橋又沒有直通關閘和友誼大橋,導致多方車輛在橋底路口匯集,希望交通局改善路面交通,減少路面車流的交叉點,避免旅客恢復加重東方明珠的塞車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