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昨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首屆澳門協和學術周」開幕式暨大師論壇。活動特邀多名院士舉行「大師論壇」,就多個重要醫學主題分享經驗及交流。來自國內多所重要院校的院士、粵港澳大灣區及國內外醫學領軍人才、知名專家及業界代表等逾200位嘉賓出席。
開幕儀式由社文司司長歐陽瑜,北京協和醫院名譽院長、中華醫學會會長趙玉沛,社文司司長辦公室主任、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何鈺珊,澳門中聯辦宣傳文化部部長萬速成,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衛生局局長、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羅奕龍,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財政局副局長、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何燕梅,澳門協和醫院院長、策略發展委員會委員吳文銘,澳門醫療專業委員會主席、策略發展委員會副主席李展潤共同主禮。
推動澳門醫療取得嶄新突破
歐陽瑜致辭時表示,期望澳門協和學術周將發展成為醫療界高水平的專業交流平台,並有助推動澳門醫療在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服務優化等方面取得嶄新突破;促進澳門與內地、香港乃至國際醫療界的深入合作,共同應對全球醫療衛生的挑戰,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同時,期待澳門醫療界能充分利用澳門獨特的優勢和豐富資源,積極加強與葡語國家、東南亞地區乃至全球醫療機構,在醫療研究、人才培養、技術引進等交流,促進醫療資訊的共享,推動醫療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為提升醫療水平貢獻澳門智慧和力量。
趙玉沛指出:對於澳門協和醫院這樣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定位的醫院,醫教研三位一體是醫院發展的重要內涵和醫護人員的核心素養,是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並期待學術周能為促進澳門協和醫院合理配置學科資源、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和培育醫學科技創新能力注入強勁動力,為推動澳門大健康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張抒揚勉勵澳門協和醫院仝寅,以學術周的舉辦為新起點,更好發揮平台作用,促進內地與澳門醫學界的交流合作,共享共建、互聯互通,推動臨床轉化、深化醫研協同,特別是充分「借力」澳門在新藥研發、新設備優先使用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兩地醫學發展與科技創新,助力澳門早日成為新的醫學高地。
澳門協和醫院今舉行開業儀式
吳文銘強調,澳門協和醫院與北京協和血脈相連,醫院將全力以赴,傳承百年協和積澱的文化與醫學,落實澳門特區政府施政方針,推進澳門醫療事業發展,建設立足大灣區,面向東南亞,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醫學中心,努力成為澳門國際化大都市的另一張「金名片」。
首屆澳門協和學術周於本月13日至15日一連3日在澳門協和醫院舉行,並聯合中華醫學會、中國胰腺病學會、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及亞太血管學術聯盟,分別圍繞腫瘤醫學、前沿技術及檢驗病理、慢病管理、國際醫療、護理等熱點話題設立學術論壇進行深入學術交流與探討。
澳門協和醫院將於今日舉行開業儀式,醫院自今年3月始,已陸續開放一系列超聲檢查、影像檢查和門診服務,服務對象為經衛生局轉介享有免費醫療的患者。現階段,醫院以優先滿足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為原則,已提供25個專科門診服務,並將持續擴大免費醫療服務的專科範疇。開業後,將按序逐步推出面向非轉介患者的門診服務,並正構建電子化專科掛號服務,以減少居民於現場掛號的不便。澳門協和醫院提醒,暫時不設現場掛號服務,具體服務安排將適時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