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進一步深化澳琴協同發展,優化科技創新生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簡稱「合作區」)昨日舉辦「澳琴科創產學研資對接會暨簽約儀式」。活動上,4家澳門高校與16家業界知名企業及機構簽署15項合作協議,標誌著雙方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及成果轉化等領域的全面合作正式啟動。這不僅將進一步整合和優化創新資源,促進澳門高校與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同時也為澳門高校學生提供更多實習和就業機會,加速科技成果在澳琴兩地的轉化與應用。
簽約儀式昨早在橫琴凱悅酒店舉行,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廣東省委橫琴工委委員、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符永革,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主任辜美玲,合作區執委會副主任蘇崑,澳門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謝永強,澳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龐啟富,合作區經濟發展局局長李子蔚及合作區各工作機構相關負責人出席。
期待優質夥伴加入 提供青年發展機遇
會上,李偉農致辭時表示,合作區自成立以來就承載著推動澳琴協同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使命。在國家指導及粵澳政府共同推動下,合作區出台一系列科創政策,為澳琴科創協同發展、產學研合作、科技產業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澳琴科創發展不僅需要實打實的「科技」,更需要科創生態夥伴。本次活動首次將澳門多家高校、優質企業和產業資本的代表齊聚一堂,搭建澳琴高層次產學研資對接交流平台。只有把澳琴科創產學研資的朋友圈不斷做大,才能撬動更多的澳門各界力量參與到科創產業發展中,形成澳琴科創發展的獨特魅力!
蘇崑於現場作了澳琴科創生態推介。他提到:「合作區目前正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集聚地』的空間作為抓手,協調澳門高校、優質企業、產業投資的資源,將『產學研資』進行充分整合,讓新質生產力的各要素融合,產生積極的化學反應,打造成『科創在澳琴(Macao & Hengqin techcosystem)』!期待優質的科創生態夥伴加入,為澳門高校青年提供更多科創發展機遇!」
儀式上,澳門大學與內地科研或金融機構簽署8項合作協議;科技大學簽署3項合作協議;城市大學與澳資企業簽署共建大健康研究中心橫琴實驗室協議及聖若瑟大學亦簽署3項合作協議。
甬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勇介紹稱:「甬珩科技落地橫琴科技集散地,與澳門科技大學聯合成立數據跨境創新實驗室,將實現澳門科技大學人才每年定向輸出就業,具備數據要素、人工智能和數據跨境等。未來,將積極搭建國際交流平台,促進橫琴與國內外數據跨境領域的經驗分享與成果互鑑。」
設合作區投資基金 保駕護航投資項目
據介紹,橫琴從事科技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澳資企業超過1200家,其中包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68家,當中澳資企業16家。通過這些優質的科創企業在橫琴轉化、落戶,帶來經過市場焠煉的科創研發需求,將推動澳琴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
此外,有了貼近市場的研發需求,澳門高校將為科研項目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澳門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已在橫琴設立了研究院,進行產學研轉化;截至目前,兩大研究院與合作區集成電路、中醫藥等領域15家企業已建成院企聯合實驗室,累計開展省級以上科研項目185項。「產學研」結合孵化優質項目,為更好地支持這些科研項目的發展,合作區已設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投資基金」,由中金資本作為母基金的管理人進行運營,聯合6大資本支持澳琴科創發展,與合作區其他投資企業一同為優質科技項目保駕護航。
中金資本董事總經理許中超介紹說:「引導基金於2023年9月成立,截至目前,已完成7個子基金及7個直投項目投資,累計招引35家企業落地,其中80%為科創企業,專精特新企業佔比超過40%。另外,我們儲備的還有480多家子基金及200多家落地企業,下一步我們將服務好落地企業,增強他們的獲得感,並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緊密合作,以投促引,服務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