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深化高教平台儲各層次優才

178

  【本報訊】澳門科技大學昨舉行2023年度畢業典禮,本屆各學院及研究所畢業生總數約4600人,典禮亦通過網絡直播形式,同步在線一起見證開啟人生新征程的重要時刻。行政長官代表、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人才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特區政府通過深化建設優質的國際高等教育平台,強化產業導向的課程建設,實施新的人才引進制度,積極為澳門社會及經濟發展儲備各層次優質人才。而特區政府今年將出台新的人才引進制度,帶動和支持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

  畢業典禮昨日下午在科大R座綜合教學大樓綜藝廳舉行,由歐陽瑜主禮。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部長李雪飛、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新聞和公共外交部主任高原參贊、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科大校監廖澤雲、科大基金會信託委員會主席崔世昌、校長李行偉等出席。

  新人才引進制度帶動重點產業發展

  歐陽瑜致辭時表示,科大多年來秉持「意誠格物」校訓,恪守辦學宗旨,配合特區政府施政方針,緊貼澳門和國家發展所需,開設各類理論實踐兼備的課程,培養新時代適應科技與經濟全球化發展所需的高質素人才。近年科大透過成立國家級研究平台、與內地高校開展區域合作產學研項目,積極配合推進澳門高校市場化的發展步伐。

  她強調,人才是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為實現國家賦予澳門的「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發展定位,澳門特區政府透過人才培養、人才回流、人才引進並行的政策和措施,通過深化建設優質的國際高等教育平台,強化產業導向的課程建設,實施新的人才引進制度,積極為澳門社會及經濟發展儲備各層次的優質人才。特區政府今年將出台新的人才引進制度,按序推出高端人才計劃、優秀人才計劃和高級專業人才計劃,帶動和支持澳門發展綜合旅遊休閒產業,以及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4大重點產業。

  她最後寄語一眾畢業生應當裝備自己,積極參與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奮力拼搏,今後不論繼續升學還是投身社會,面對未來的挑戰,都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發揮各自所長,成為推動澳門及國家發展的新力量。

  澳門科大積極推行嶄新國際化策略

  李行偉致辭時表示,兩周前世界見證了「澳科一號」地球磁場探測衛星成功發射。該項目由國家航天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聯合開展,由澳科大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組織實施。我們收到習近平主席對衛星成功發射的賀信並深受鼓舞。由6個重點項目組成的「澳科一號」衛星重點項目群,還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大力支持,總經費近2000萬人民幣,體現國家對該項目的高度重視。

  他又提到,澳科大積極推行嶄新的國際化策略,訪問並與葡萄牙、西班牙和韓國的8所頂尖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還與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建立研究生教育的合作關係。在後疫情時代,校園再次煥發活力和希望,舉辦一系列高水平的國際會議。他指,多元化也是跨學科思維的關鍵,亦是應對全球挑戰所必需的。在未來的智慧城市中,必須具備氣候適應能力。面對這個全球挑戰和國家碳中和目標,畢業同學在理工、商科、人文社科、法學中都將扮演重要角色,這也是國家應對全球氣候危機的具體、積極回應。

  李行偉勉勵一眾畢業生,在未來人生道路上將面對挑戰或陷入困境,但千萬不要放棄,不要害怕夢想,只要堅持不懈,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觀,終究會成功。

  畢業生發揮才能塑造未來肩責擔當

  國際學院研究生畢業學生代表朱金燕及酒店與旅遊管理學院本科畢業生代表吳子悅致辭感謝母校辛勤培育。澳科大不僅培養出專業知識扎實的畢業生,更培養出具有責任、有擔當、有國際視野與格局的奮鬥者。畢業的同學有人繼續深造、有人步入職場、有人選擇創業,不同專業領域的畢業生將充分發揮才能去塑造未來。澳科大畢業生將繼續秉持大學「意誠格物」校訓,在社會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繼續閃耀,展現澳科大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當日上午,澳科大亦於大學N101大禮堂召開2022/2023學年澳科大基金會、校董會及諮詢委員會第二次聯席會議。逾50位基金會成員、校董、諮詢委員出席會議。會議由澳科大基金會信託委員會主席崔世昌主持。李行偉報告大學2022/2023學年工作總結及發展規劃,副校長唐嘉樂報告大學近期財務狀況,基金會監事會主席徐偉坤報告澳科大基金會的財務狀況及監事會意見,校董會主席廖澤雲報告校董會執行委員會工作情況,諮詢委員會主席唐志堅報告諮詢委員會情況,校董及諮詢委員對大學未來發表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