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籲推激勵措施吸引參與健康餐廳

430

  【本報訊】衛生局於2018年推出「食得健康餐廳」計劃,並於2023年再次推動飲食業界參與,期望透過政府主導和飲食業界共同配合,攜手共創健康飲食環境並推動健康飲食文化,助力健康澳門建設發展;截至目前,共有88間商戶參與。有參與的商戶表示,近年來,隨著社會對健康飲食關注度提升,推出系列的健康菜品,為餐廳帶來正面效益。餐飲業界樂意與政府攜手持續地從線上線下多渠道傳達環保、健康飲食等資訊予大眾。但現時加入計劃的同業不多,建議當局可加大宣傳力度或推出激勵措施,吸引更多業界加入行列,營造健康飲食的良好風氣。

  阿維斯餐飲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及行政總裁歐珍妮表示,餐廳參加「食得健康餐廳」,共推出26款健康菜品,如銀芽炒米粉、蕃茄和蔬菜類的麵食和三文治、葡式炒飯等,以新鮮、少油、少糖、少鹽為特色,在保證美味的同時,兼顧營養均衡。基於餐廳長期推廣環保素食的基礎,顧客對健康飲食的接納程度頗高,新推出的健康菜譜更是收穫廣泛好評。她強調,作為餐飲行業一分子,深感有責任推進環保素食及健康飲食理念,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樣化的健康選擇。

  歐珍妮進一步指,餐廳樂意與政府及各業界攜手持續地從線上線下多管道傳達環保、健康飲食等資訊予大眾,這也有助鞏固餐廳的品牌和迎合顧客需求。考慮到素食及健康菜品的製作成本相對較高,為鼓勵更多顧客嘗試,餐廳特別推出價格與常規肉類套餐相近的健康套餐,目前這類套餐約佔總銷售額的10%。建議未來政府可舉辦工作坊進一步宣傳和推介健康飲食文化,以及與業界合作推出優惠,激發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興趣和參與度。

  華豐飲食有限公司營運總監駱金明表示,自2019年加入計劃以來,集團不斷創新,更推出逾10款健康菜色,如鮑汁豆腐、竹笙雜菜煲、西芹百合炒淮山及備受青睞的籠仔蒸羅漢齋等,這些菜品特點在於「少糖、少鹽、少油」而廣受顧客好評。同時,華豐集團還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策略,通過海報告示、菜單及特定顧客群體推廣健康菜品,讓食客在餐廳找到心儀之選。

  他笑稱,「菜單種類多,自然能吸引更多顧客,畢竟每個人口味不一,例如有人是素食,也有人偏愛海鮮,餐廳提供多種選擇,滿足不同需求,對生意是有益的」。但無論是素食還是其他菜品,公司均嚴格要求廚師用心炮製,力求美味與健康並重。未來將繼續探索創新菜色,適應本地市場特點。並希望有關當局加大宣傳力度、加強與餐飲業交流和推出激勵措施,吸引更多業界加入行列,營造健康飲食的良好風氣;同時宜藉新媒體、社交平台等進行推廣宣傳,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健康飲食。

  有參與餐廳營業額年增兩成

  位於皇朝區的沙拉嘻負責人陳發添稱,餐廳加入計劃約半年,並針對計劃推出5至6款沙拉等健康菜色。近年來,隨著市民對健康飲食關注度的增強,政府加大推廣力度,鼓勵餐廳推出多元化的健康菜品。目前,餐廳線上訂單相對較多,皇朝區分店側重線下,而氹仔總店則以線上訂單為主。自參與計劃後,每年營業額有所增長,尤其在疫情期間,健康菜品的受歡迎程度有明顯提升,年增長率達到約20%,也反映當下的健康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被問及餐廳如何推廣健康菜品,陳發添表示,餐廳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包括社交媒體、外賣平台等,積極宣傳低油、低鹽的健康菜品;在響應政府號召之餘,也為餐廳帶來正面效益。

  儘管現時健康食材的成本較傳統肉類或普通食材高出約20%至30%,定價上也相應提高,但只要食物品質、健康和衛生標準得到保證,顧客不介意為健康餐付出稍高的費用。

  未來,計劃將健康餐與素食相結合,同時在烹飪方式上作出調整,採用低溫慢煮等方法,保持食物的健康與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