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資源應設恆常調升機制

124

  【本報訊】昨日立法會議程前言上,先後有議員關注教育及醫護工作壓力問題,建議當局應增加免費教育津貼,支持學校增聘人手和優化班師比,增加專業人員隊伍比例,設置調升教育資源投入的恆常機制。優化返聘條件,汲納退休專科醫生投入醫療服務。

  立法議員李靜儀表示,即將踏入新學年,而《非高等教育教學人員的專業發展制度》行政法規亦將會實施,以促進教學人員的專業成長。近年教學人員團隊工作壓力有增無減,須兼顧繁重的教學任務、非教學任務及行政工作,當局需要關顧教師的工作壓力,更應藉著制訂新一年度財政預算的時機,研究加大教育資源,持續優化人員配置和教學環境等。

  她建議:一、當局應增加免費教育津貼,支持學校增聘人手和優化班師比。基於目前教師的上課、輔導學生、非教學或其他行政工作繁多,希望政府在制訂明年度預算時,能夠增撥資源,讓學校聘請合適的人手,也有助於緩解當前較多師範生難以找到教職的情況。當局應關注教師的工作壓力,檢討有關「拋節」制度規定,更合理安排教師工作。

  二、增加專業人員隊伍比例。目前因應社會變化,學生的成長及心理健康問題有需要加強關顧,專業隊伍例如學生輔導員的任務更見繁重,當局應加強有關資源投放,讓學校能夠開展多元教學、學生精神健康計劃等工作,更有利於學生成長。

  期望簡化教育基金申請手續

  三、優化申請政府資源的行政手續。基於善用公帑原則,近年在批出教育資源方面較以往嚴格,當局也引入很多監察手段和要求;若有關手續繁瑣,將增加學校人員的工作量。當局曾表示,下一學年的「學校發展資助計劃」將優化審批流程及適時性。期望確實能夠優化行政程序,在平衡監察資源的同時,應避免不必要和重複繁瑣的行政手續等,減少人員和教師的非必要工作量。

  四、《私框》已實施12年,為本澳的師資隊伍建設提供制度保障,當局應作出檢視,研究完善教師保障機制,包括退休及醫療保障等。

  立法議員馬耀鋒亦就教育問題提出以下建議:一、建議特區政府因應對未來人才培育規劃及發展需要,劃定適用於本澳的教育資源基準,確保教育資源的穩定投入和合理提升,以體現特區政府對教育公平和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支持和科學規劃;二、優化教育基金的申請條件。期望有關部門能切實簡化教育基金每階段、各項目的手續,減輕教師的行政工作壓力,以真正發揮教育基金的標的作用,資助本地學制的不牟利私立學校持續提升教育質量,共同支援和推動優質教育發展的理念;三、適時檢視及調整制度,配合教育改革需求。當局應在新「課框」實施及「基力」調整之際,推動更多元、能配合課程需要的上課模式,增加教師「拋節」比例,或以更具彈性的方式計算教師實際課時等,好讓學校更具條件,以配合政府推動教育改革的實踐需要。

  優化退休專科醫生返聘條件

  另外,立法議員梁孫旭表示,接獲不少醫護人員反映衛生中心及專科門診工作壓力大,專科醫生人手更是緊張,經常要加班加點。2011年審計署有一份報告提到,預計2020至2025年會有超過120名專科醫生退休,2026年出現醫生退休潮。他建議可以考慮優化返聘條件,汲納退休專科醫生投入醫療服務,並借鑑與北京協和醫院合作的「專科醫生崗前培訓」計劃經驗,擴大專科醫生培訓渠道,以增加專科醫生人手。此外,本澳每年有超過150名在海外讀醫的醫科畢業生,但本澳現時實習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公立醫療系統,而且近兩年獲安排執業實習的人數則只有99至115名,實習名額不足以應付醫科畢業生的需求,促請政府積極出台措施增加實習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