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復康事務委員會2024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昨下午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復康事務委員會代主席、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主持會議。會議引介及討論康復服務十年規劃長期方案在2023年的執行情況、下一階段康復服務行動計劃的構想,以及無障礙輔助主任先導計劃的實施情況等。會上安排手語翻譯及文字速錄服務。
韓衛表示,截至2024年3月,康復服務十年規劃的285項短、中期措施已全部執行及完成,而81項長期措施已執行及完成當中的72項,整體完成率約97.5%,有信心十年規劃的各項措施能如期完成;感謝復康事務委員會、殘疾人士社團、家長組織及民間機構長期以來對特區政府工作的配合與支持。
康復服務十年規劃2023年的重點工作包括:將人工智能語言治療輔助系統逐步推廣至家居、持續進行融合教育及資源老師的培訓、研究修訂《就業輔助及培訓規章》內容、新增合共542個康復服務名額(包括120個早療暫托、45個職業康復、147個住宿服務名額、230個日間康復及展能服務名額)、完成「羅理基博士大馬路行人天橋加建升降機工程」及「漁翁街行人天橋無障礙優化工程」、輕軌氹仔線延伸至媽閣站、持續為世遺及文物景點增設線上虛擬實境導覽服務及無障礙設施、持續推動殘疾人體育運動的發展等。
下一階段康復服務行動計劃將以智能科技、無障礙建設、社會共融環境3大元素為重點發展方向,以推動殘疾人士獨立生活、平等參與及全面發展,從而締造一個以平權利和共融為本的社會。
特區政府一直以來十分重視無障礙環境的建設,於2024年推出為期1年的「無障礙輔助主任先導計劃」,於公共部門設置熟悉無障礙的專責人員,進一步加強部門接待殘疾人士的能力,支持有關人士盡可能獨立和自主地使用公共部門提供的服務。特區政府一方面期望透過有關計劃持續完善場所的無障礙環境,以及更好地接待殘疾人士;另一方面,亦期望參與先導計劃的部門及場所在取得關顧有特殊需要人士的經驗後,再推廣至其他服務單位及人員,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推行,為日後全面推行無障礙輔助主任計劃作準備。目前有14個部門屬下22個場所合共60位無障礙輔助主任提供服務。
委員就無障礙建設、照顧者津貼、精神健康預防工作、展能藝術及多重殘疾人士的服務等方面的事宜提供寶貴意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