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醫生求過於供向葡招聘10人

190

  【本報訊】立法議員宋碧琪在口頭質詢大會就「優化醫療專科培訓機制 增強公私醫療機構合作」議題提出質詢。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回應時提到,本澳目前共160多名專科醫生正在專科學院培訓,但對於醫院的需求仍未能滿足,因此,早前出訪葡萄牙時與當地10位專科醫生會面,希望聘請資歷充足的醫生來澳,當完成相關程序會盡快公布,同時都會考慮聘請其他外地醫生。

  宋碧琪表示,特區政府設醫學專科學院統籌專科醫生、醫生實習培訓,現時正全力推動私營醫療機構提供實習崗位,以全面開展醫療人才培訓。然而,有關培訓未充分考慮到私營醫療機構的發展情況,削弱了私營醫療機構的實習崗位提供意願,致使醫科畢業生入行難。特區政府未來會否調整培訓政策,以公營醫療機構為主體,為醫科畢業生提供實習培訓崗位?或會否考慮以補貼培訓津貼的形式,鼓勵私營醫療機構更好參與相關的實習培訓工作,以加快本澳醫療人才的培養?

  歐陽瑜表示,多年來特區政府一直採取公營、非牟利和私營3方並行發展的模式,互相協同,互補優勢,積極提升和優化醫療服務,並透過多層次、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包括財務資助和購買服務、醫療補貼計劃、特殊項目合作等不同方式,積極推動與非政府醫療系統的合作和發展,共同保障居民身心健康。醫療人員培養方面,特區政府持續為醫療人員提供不同形式的培訓,如醫療人員的實習、醫學及護理專科培訓、持續專業發展課程,以及不定期專業講座,向公營、私營醫療人員和醫療專業相關範疇的畢業生提供培訓和專業發展機會。

  確保合資格實習員獲培訓機會

  關於15類醫療人員的實習制度,主要目的是讓畢業生在實習過程中熟悉澳門的醫療體制和運作,相關實習機構需經過醫療專業委員會認可,因此部分小型的私人診所並不一定具備條件提供實習。而按照規定,提供實習的機構或場所須向實習員支付不少於醫療專業委員會訂定的金額。必須強調,特區政府會確保合資格的實習員獲得培訓機會,不會出現無實習名額而影響日後就業的情況。根據資料,今年2月開始的醫療人員實習,超過九成實習階段於公共部門培訓。隨著離島醫療綜合體北京協和醫院澳門醫學中心今年底投入運作後,將提供更多實習機會。

  歐陽瑜續指,醫學專科培訓亦即住院醫生的培訓制度方面,各醫療機構會按照自身業務發展和人員梯隊建設需要,規劃住院醫生培訓類別和名額,經醫學專科學院批准後開展為期6年的住院醫生培訓。要指出的是,醫生的人員梯隊結構主要由普通科醫生、住院醫生和專科醫生組成,缺一不可。

  她又說,接受專科培訓的住院醫生已具備執業資格,在醫院佔一定比例,培訓期間會協助醫療機構提供服務,因此醫療機構須承擔依法提供報酬或津貼的責任。現行規定僅訂明公共醫療機構住院醫生的報酬或津貼金額,私人醫療機構則可根據各自薪酬架構訂定,因此不會出現「徒弟」薪酬高於「師傅」的情況。公共醫療機構除按自身需要進行培訓,亦會視乎本澳居民的醫療需求和社會未來發展,規劃和開展專科培訓工作,保障醫生梯隊穩定發展。本澳醫療人員可按自身職涯規劃,把握進修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