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醫療學術交流平台 促進大灣區大健康發展

專家探討中西醫有機結合治腫瘤

534

  【本報訊】澳門中醫藥學會、澳門抗癌協會合辦的「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論壇 」昨日舉行,邀請粵港澳3地專家作主題演講,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開拓新的治療途徑,同時希望專家學者透過論壇互相交換研究心得及經驗,為健康醫療共建更好的環境。同場舉行澳門中醫藥學會成立30周年暨第十四屆理監事會就職典禮。澳門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稱,癌症是威脅澳門市民生命健康的第一大疾病殺手,癌症發生的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澳門腫瘤年齡標準化發病率高於中國內地和世界。中醫藥作為寶貴遺產,與現代醫學有機結合,開拓新的治療途徑。

  論壇開幕儀式昨早假新葡京宴會廳舉行,中聯辦宣傳文化部處長王惠傑,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議員施家倫,澳區全國婦聯常委、婦聯永遠會長賀定一,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藥監局准照及稽查廳廳長鄭艷紅,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部主任戴華浩,立法議員羅彩燕,澳娛綜合度假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營運總監卓河祓,澳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橫琴醫院黨委副書記夏鑫華,珠海市營養學會會長李偉,華健醫藥常務董事施煌基,美國中醫針灸聯盟主席劉美嫦及澳門抗癌協會會長彭向紅等出席。

  澳門中醫藥學會新一屆理監事成員,在鄭成業監誓下宣誓就職;論壇得到澳娛綜合及華健醫藥的大力支持。卓河祓致辭時表示,澳娛綜合積極響應澳門特區政府「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藉舉辦相關活動,推動大健康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論壇為腫瘤防治醫學搭建學術交流平台,將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大健康產業發展。

  建立腫瘤治療智慧化平台

  石崇榮指出:腫瘤治療作為全球性的挑戰,粵港澳大灣區以其卓越的醫療設施和專業團隊,成為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的重要科研據點,依托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建立腫瘤治療的智慧化平台,實現精準醫療和個性化治療,或通過中醫藥與再生醫學、生物醫學等前沿學科協作研究,促進創新診療模式的臨床研究和技術臨床實踐。

  彭向紅則強調,中醫藥在慢性疾病的治療、康復、調理、減輕副作用等方面有獨特優勢,而西醫在精確診斷、手術、放化療、免疫療法等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兩者結合,不僅可以提升治療效果,同時亦可提升腫瘤患者的生存品質,為腫瘤治療領域事業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論壇邀請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院長鄧初夏,南海首席名醫金軍,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影像與微創介入中心主任吳沛宏,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劉偉勝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李柳寧,香港臨床腫瘤專科醫生蘇子謙,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夏鑫華,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院長林志秀,香港中醫科學院學術部主任陳宏,澳門大學中華醫藥研究院陸金健,江西中醫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客座研究員徐軍輝等10位粵港澳3地腫瘤專家,就各自研究領域展開主題演講,分享最新科研成果與臨床經驗,共同探索腫瘤治療的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