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新華學校和新華高新科技創新協會合辦的「第七屆科技節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科技展」,日前在新華學校中學部3樓禮堂舉行,會上,騰訊教育前顧問、深圳市創客導師、廣東省人力資源研究會基礎教育與教師發展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廣東省教育學會教師繼續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嚴玉慶教授以及普強(國際)科技有限公司CEO何國濤,向來自於粵港澳大灣區20餘家中小學校的300餘名師生帶來兩場精彩的講座,主題分別為「人工智慧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和「AI大模型創新應用——如何重塑智能座艙及語音機器人」,以拓展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的視野,提升其科技素養,推動產、學、研的合作進程。
嚴玉慶以聲紋檢測糖尿病的創新研究為起點,揭示一個顛覆性認知:在醫療決策的迷霧中,相關性可能比因果性更早抵達真理。這種思維範式轉換,正推動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構建起算力-資料-演算法三位一體的技術引擎,開啟從健康管理到疾病治療的革命性躍遷。講解中更以心血管疾病監測、皮膚病智慧診斷、神經科學研究突破、蛋白質結構預測等例,印證提出的「相關性驅動」理論的前瞻性。嚴玉慶站在智慧醫療的奇點時刻,告知我們要領悟深刻啟示:真正的醫療革命不在於機器取代人類,而在於人類借助機器突破生物認知的極限。更鼓勵同學除了掌握知識,還要學會和機器合作,理解「明天帶來希望,意外帶來轉折」的真正含義。
何國濤則具體介紹基礎人工智慧的定義、AI大語言模型的構成及訓練流程,根據AI大模型的參數規模增長趨勢,深入淺出地為學生詳細講解AI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和未來發展趨勢,並提及人工智慧行業人才配置和未來的新職業,為青少年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方向和指引。他更表示,世界正在改變,行業正在迅速轉型,經濟發展的驅動力正在演變,而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相連,同學應抓緊當下機遇,發展自我,創造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