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共同主辦的「第十五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昨開幕,來自70多個國家及地區,60多位部長級官員出席,逾3500名行業精英匯聚一堂,深入交流基礎建設創新、數智化、多元化投融資、風險防控、區域互聯互通、可持續發展等熱點話題,共築全球基建「綠色創新 數智聯通」的未來。國家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提出4點建議:一是持續提升互聯互通新水準、二是持續搶抓綠色發展新機遇、三是持續推動產業合作新發展、四是持續拓展創新發展新空間。
論壇開幕儀式昨早在威尼斯人金光會展宴會廳舉行,行政長官賀一誠,中聯辦主任鄭新聰,郭婷婷,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劉顯法,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雲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勇,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張樂夫,以及數十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部長級嘉賓等出席。
承包2.4萬億美元工程獻中國力量
郭婷婷致辭時表示,中國企業在基礎設施領域對外投資超過3500億美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2.4萬億美元,為東道國建成一大批低碳環保、數字智能、惠及民生的互聯互通項目,為國際基礎設施合作貢獻中國力量。對於未來加強國際基礎設施合作,郭婷婷提出4點建議:一、持續提升互聯互通新水準。中國願與各方一道,持續抓好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8項行動的落實落地,支持更多陸海空網互聯互通項目建設,構建一體的互聯互通網路,促進規則標準合作,提升軟聯通水準,發揮各類機制平台作用,加強政策對接,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政策環境。
二、持續搶抓綠色發展新機遇。中國願與各方一道積極開展綠色基礎設施合作的政策,對話和機制對接,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使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的綠色底色更濃。
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
三、持續推動產業合作新發展。中國願與各方一道,推動國際基礎設施合作與產業合作協同發展,共同加強通訊、工業、電力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合作,更好支撐各國產業發展,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穩定。
四、持續拓展創新發展新空間。中國願與各方一道加強創新引領,堅持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支持企業和金融機構等相關各方,積極探尋國際基礎設施合作的新動能、新路徑和新模式,建成更多的標誌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肯尼亞共和國道路交通部部長Onesimus Kipchumba Murkomen指出:本次論壇主題恰逢其時,構建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果之上。肯尼亞寄望本次論壇能深化並激發交通領域的合作,帶來互利共贏的豐碩成果。
提升數智聯通水準促經濟社會發展
緬甸聯邦共和國建設部部長Myo Thant表示,本次論壇主題契合各國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發展的最新指導原則和重點,期待論壇帶來的豐碩和富有成效的成果,攜手提升各國建築業綠色創新和數智聯通水準,促進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開幕典禮期間,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樓齊良,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安哥拉共和國能源水利部部長João Baptista Borges,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馬雲雙,剛果共和國國土規劃、基礎設施與道路維護部國務部長Jean Jacques Bouya,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生態、環境保護和氣候變化部部長Aziz Abdukhakimov,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張劭輝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建設項目進展及成果進行演講分享,共同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高質量發展。
共覓合作商機拓國際基建高質發展
200多場專題及配套活動在3天論壇期間舉行,匯聚逾3500名基建業界國際精英,包括60多位部長級嘉賓、70多位世界500強企業代表等,通過演講、論壇、會議、展覽、專題研討、路演對接、商務洽談及指數發布等系列安排,實現國際基建論壇「研討交流、權威發布、展覽展示、業務促進」的功能定位,攜手與會各方共覓合作商機,共推國際基建高質量發展。
今屆展覽規模再升級,面積及參展商為歷屆之最,展品方面更貼合澳門工程需求引入前沿工程技術、機電裝備,包括智慧樓宇控制系統、特種功能防水新材料、醫療協作機器人等行業領先技術。展覽設有展位展示中葡及澳門資源,助力澳門與國際基建業界互通合作,攜手把握基建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