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與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昨日開幕,逾3000名全球基建範疇的政、商、學界精英共聚,圍繞綠色低碳、數智驅動發展趨勢,深入探討能源水利基礎設施、國際合作與綠色轉型、智慧軌道交通、新能源新材料等議題,共同推動國際基建合作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昨早假威尼斯人金光會展舉行,中聯辦主任鄭新聰,行政長官代表、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郭婷婷,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劉顯法,以及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等出席。
蒙古國推動基礎設施投資發展
開幕典禮期間設主旨演講環節,郭婷婷表示,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潮流勢不可擋,數字化發展為國際基礎設施投資增添新動力,為國際基礎設施合作創造新機遇。對於未來加強國際基礎設施合作,她提出4點建議:一是堅持開放包容,二是堅持創新驅動,三是堅持綠色發展,四是堅持合作共贏。
蒙古國副總理Amarsaikhan Sainbuyan視頻發言時表示,蒙古數字發展和通信部將積極推動各項技術成果在基礎設施投資和建設中的應用,並且非常願意在綠色領先、數智驅動的金融領域開展合作,從而推動國內基礎設施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焰章發言時表示,中國電建致力構建「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產業生態圈,與眾多優秀跨國企業開展協力廠商市場合作,正在28個國家合作推動110個項目;牽頭成立「國際新能源解決方案平台」。期待攜手各方,加強優勢互補,踐行「雙碳」戰略,推動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中國中車與全球夥伴務實合作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和根發言時表示,中國化學堅持長期參與國際基礎設施建設,期待與大家共同發揮能源資源整合優勢、技術創新優勢、工程轉化優勢、投融資優勢,打造全產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的綠色基礎設施,探索在政局穩定、油氣煤等資源豐富的國家獲取資源,打造從原材料到高端化學品的一體化項目。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樓齊良發言時表示,中國中車是全球軌道交通事業的實踐者和推動者,致力於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未來將聚焦基礎原創技術、系統解決方案、重大產品研發,發揮裝備製造優勢和運營管理優勢,以「數位總包」帶動「工程總包」,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融合發展。期待與全球更多的合作夥伴在金融、法律、工程、運維、保險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的務實合作機制,共同打造軌道交通高品質發展新的開放局面。
琴澳辦專場搭建商務交流平台
開幕儀式後,同場發布《「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2023)》和《葡語國家基礎設施發展指數報告暨澳門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成果報告(2023)》。論壇首天舉行「澳琴企業商務對接洽談專場」,為澳門和合作區企業與參展商搭建商務交流平台;另外大會亦組織澳門業界參觀機械及設備展位,當中有澳門企業已購入機械設備。
本屆論壇全面在線下舉行,有逾3000名全球的行業精英出席,當中包括40多位部級及以上嘉賓,近20家金融機構、70多家《工程新聞記錄(ENR)》國際承包商250強企業、10多家國際組織的高管,以及10多家國際商協會和700多家企業和機構參會參展,線下與會規模較上屆提升逾1倍。
本屆論壇首次將展覽部分移師至展覽館舉辦,展覽面積比上屆增加1.5倍,特裝展位面積佔比超過90%,當中,20多家內地大型企業設置的特裝展台,均由澳門本地服務供應商主力塔建,為本地業界帶來商機,也增加本地會展搭建工人的工作機會。今屆除了有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單位繼續參展外,首次有10家本澳政府單位和企業參展,進一步助力澳門企業緊貼國際基建新形勢,抓緊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