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檢視區內交通承載力 制訂預案適時向社會公布

北區暑假掘路做好安排減出行影響

323

  【本報訊】日前政府宣布今年暑假全澳重點工程合共24項,當中正施工的有16項,餘下8項於暑假期間陸續開展。民众建澳聯盟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李良汪表示,各項大型基建工程陸續完工,開展路網連接及管道鋪設工程具有急切性及必要性。但開展的工程部分位於黑沙環一帶主幹道,該區交通原已繁忙,尤其P地段所處的友誼圓形地,更是澳門半島東北角連通關閘、友誼大橋、東北大馬路、港珠澳大橋及新城A區的重要節點,日常高峰時段經常交通擁擠,暑假期間再增加道路施工項目,交通狀況將更嚴峻。他建議特區政府按照現時已掌握的數據,就該區日常交通流量以及日後繁忙時段車流量作出詳細評估,制訂有效應對預案與措施,最大程度減低工程施工對居民生活及出行造成的影響。

  應提升道路工程平台使用率

  李良汪指出:黑沙環新填海區為本澳人口數量第二大區域,按照統計暨普查局2023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該區現有人口總數7萬人,加上區內多個大型工程正施工,附近一帶人流及車流量持續增多,暑假期間進行道路工程需作出封路及改道措施,勢必加劇區內道路交通壓力,令交通承載力進一步受到考驗。他建議當局需就該區交通需求作詳細檢視,尤其因應工程期間將出現的人流、車流預測及可能發生的各項交通問題製作評估報告,適時向社會公布,以科學數據制訂有效預案,應對發展所需。

  東北大馬路空中走廊建造工程現進行招標程序,總工期約700個工作天。李良汪稱,東北大馬路及友誼圓形地一帶,近年因多項基礎建設需進行大型工程,已多次實施改道措施,加重一帶交通壓力。該項工程工期接近2年,當局必須提前做好各項臨時安排及相應配套,減少對居民出行構成影響。

  針對本澳道路工程「遍地開花」,他稱,現時市政署在翻新及維修道路時,優先使用新型瀝青,具有更好的抗裂、抗變形、抗滲及高軟化點等優點,相信能減少維修的頻次。同時,當局表示「道路工程管理統一平台」屬於協助道路工程管理的工具,讓市政署、交通事務局更好統籌規劃及施工。但根據當局資料,相關平台於去年8月起開放首階段使用後,雖簡化申請交通通告及開挖坑道工程准照的申請程序,但現時仍只有約70%使用率。

  施工安排需為居民諗多一步

  他建議政府部門加強溝通,汲納更多業界意見,藉以有效提升電子申請比率。同時,應盡快理順相關平台的流程及運作,拓寬平台的適用對象範圍,開放予公眾使用,讓居民對道路工程資訊有進一步了解,增加施政透明度的同時可起到監督作用。

  李良汪指出:道路不斷開挖,除對該區周邊住戶日常生活造成困擾,更對居民出行安排產生影響。他以卑第巷早前開展道路擴闊工程為例,施工期間巴士路線需改道繞行,且中途沒有加設其他臨時停靠點,惹起不少居民抱怨,原本短短5分鐘的車程因此竟增長至20分鐘以上,對學生上學及居民上班時間均造成延誤。

  他認為當局在日後在各項施工安排期間,各部門應作出更緊密協調,除了在自身職能上施政,更需「為居民諗多一步」,「工程期間對居民造成影響係必然,但道路工程實際上都係民生工作,當局推出措施前要諗多少少,例如改道之後,如果同原定路線差距太大,就應該考慮喺中途增加臨時站點,俾乘客有機會按照自己行程選擇落車站點,盡量將影響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