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潤生倡搭建非遺平台加強宣傳

138

  【本報訊】立法議員何潤生表示,近年,特區政府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的普查工作,適時更新非遺清單,並將具條件的清單項目列入名錄,保護澳門具重要價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截至目前,共有70個項目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12個項目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粵劇、涼茶製作技藝、魚行醉龍節、南音說唱、媽祖信俗、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土生土語話劇等11個澳門非遺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進一步加強對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特區政府由2024年12月4日起至2025年1月2日期間,又對新一批合共12個清單項目建議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進行公開諮詢,以廣泛聽取市民意見。

  在積極發掘非遺的同時,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有必要加強重視非遺的保護、教育、研究、傳承和推廣工作,並鼓勵社會參與,共同致力提升整個社會對非遺的認知及保護,令澳門的文化遺產得以保護、延續和發展。

  為此,他提出以下質詢:

  一、請問有關當局會否研究搭建非遺集群平台,將一些非遺項目聚合起來,集中發力,加強宣傳推廣?會否考慮將非遺與目前前沿的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術相結合,以更好地宣傳保護非遺?

  二、請問有關當局今年有何計劃加強與學校之間的合作,透過在校園舉辦活動、開展個性化課程、推出互動式及沉浸式非遺研學遊路線等,進一步推動「非遺+研學」、非遺走進校園、暑期非遺實踐活動等,增加學生對非遺的認知和欣賞能力,甚至培訓學生成為推動非遺的生力軍?

  三、請問有關當局如何更多地推動企業透過支持非遺項目,幫助保護和傳承傳統文化,並且如何進一步推動非遺與旅遊、文創等融合發展,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