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之窗) 二零二二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八大成就

219

  2022年,在習近平主席親自擘畫下,在黨中央有力部署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以元首外交為引領,以服務黨的二十大為首要,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線全方位開展:

  一是元首外交高潮迭起,綱舉目張。歸結起來,是「一大主場,兩大倡議,三大訪問」。一大主場,就是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兩大倡議,就是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三大訪問,就是從9月到12月,習近平主席出席撒馬爾罕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巴厘島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和曼谷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利雅得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國—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峰會,與4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舉行雙邊會晤,鑄就了全年元首外交的3座高峰,實現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外工作的嶄新開局。

  二是反對陣營對抗和零和博弈,維護大國關係戰略穩定。堅決抵制美國的錯誤對華政策,推動探索中美正確相處之道;同俄羅斯深化睦鄰友好合作,全面戰略協作更加成熟堅韌;堅持對歐友好合作取向,致力於中歐關係健康發展。

  三是奉行開放的區域主義,共建穩定繁榮的亞洲家園。推動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邁出堅實步伐。中國東盟達成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行動計劃。中國同中亞各國隆重慶祝建交30周年,一致同意建立元首集體會晤機制,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中日共同紀念邦交正常化50周年,兩國領導人時隔3年首次面對面會晤,就穩定和發展中日關係達成重要共識。中方還積極在阿富汗、半島、緬甸、南海等問題上探索中國特色熱點問題解決之道。

  四是開展真實親誠的團結合作,匯聚發展中國家聯合自強合力。書寫了金磚合作的新篇章,打造了發展中國家平等相待、真誠互助的新典範。中非合作全方位提升、中阿關係邁出歷史性步伐、中拉深化戰略性共識、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係取得突破性發展。

  五是建設性參與應對全球挑戰,展現大國責任擔當。面對烏克蘭危機,堅持客觀公正,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面對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困難,始終感同身受,伸出援手。面對全人類共同挑戰,主動擔當作為,提供中國方案。

  六是不畏強權霸凌,堅決捍衛國家核心利益。針對美國眾議長佩洛西執意竄訪台灣,堅決鬥爭、堅定反制,有力打擊美國反華分子和「台獨」分裂勢力氣焰。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更加鞏固。針對少數國家炮製涉疆、人權等問題對中國污蔑抹黑,連續多次在聯合國平台挫敗美西方的圖謀,形成上百個國家支持中國正當立場的強大聲勢。闡釋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成功實踐,守護真正的民主精神。

  七是邁出開放合作新步伐,為全球經濟復甦提供重要機遇。發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最強音,打出擴大高水平開放新舉措,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蹄疾步穩、捷報頻傳。150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組成「一帶一路」大家庭,打造了促進各國發展新引擎。

  八是踐行外交為民理念,為維護海外同胞利益用心用力用情。戰火紛飛中安全轉移在烏克蘭的5200多名中國公民。妥善應對世界上一系列緊急事態,用實際行動告訴身在海外的每一位同胞,縱有萬里歸途,危難之際,祖國一定接你回家。

  2022年,中國外交踐行黨的初心使命,服務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應對世界百年變局,劈波斬浪,勇毅前行,應變局,解困局,創新局,取得開創性、歷史性成就,關鍵在於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關鍵在於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引。

  2023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新征程充滿光榮和夢想,也面臨風高浪急的考驗。中國外交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為指引,堅定站在歷史正確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一邊,胸懷天下,踔厲奮發,以更宏闊視野、更有力行動,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譜寫新篇章、創造新輝煌。

  龔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