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之窗)中國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與力量

246

  2023年癸卯新春,在一派欣欣向榮中火熱開啟。神州大地,遊人商賈川流不息,工廠車間機器轟鳴,貨流物流運轉不停,濃濃的煙火氣不僅烘托了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氣氛,也點亮了中國經濟的新春開局,生氣勃勃、充滿活力的中國再一次呈現在世界面前。

  回首過去3年,中國黨和政府始終強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用最小代價實現最優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3年來,中國經濟始終保持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且長期向好的基本面,2020年成為全球率先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2022年劃出一條「V」形復甦曲線;3年經濟增速均值達4.5%,遠高於世界經濟平均增速1.8%,更大幅領先於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1.6%、0.7%和-0.3%。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承壓前行、穩中求進,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據世界銀行測算,過去10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38.6%,超過七國集團國家貢獻率總和。

  邁入2023年,隨著中國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和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優化,中國經濟正以超預期的速度前行。「中國製造」開足馬力,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0.1%,重返擴張區間,夯實了中國經濟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外貿行業熱火朝天,企業對海外業務信心滿滿,候機大廳的「出海團」士氣高昂,多省市頻頻包機出國搶抓商機;生產線上的訂單產品趕工正忙,等待發往全球;貨運碼頭的遠洋巨輪裝卸有序,即將奔赴下個港口。世界各國來華熱度不減,愈來愈多的世界500強企業將地區總部落戶中國,寶潔、松下、施耐德、可口可樂等大型跨國公司持續增加在華投資,紛紛帶來含金量更高的項目,各地簽約台、洽談室、生產線、建設工地也都活躍著各國外商的身影。

  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和強大磁力,為艱難復甦中的世界經濟增添了亮色、提振了信心,中國「更快更早」實現經濟復甦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近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大幅上調至5.2%,遠高於全球經濟增速的2.7%。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更是以「極其重要」來形容中國經濟恢復前景的世界意義,並稱這將是影響「2023年全球增長的最重要因素」。世界經濟論壇2023年年會期間,與會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將顯著降低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摩根士丹利、高盛、瑞信等知名金融機構均在報告中表示,中國市場回升不僅是消費和服務貿易恢復,更是跨越產業、基礎廣泛的增長,將使2023年成為投資者值得銘記的1年。《華盛頓郵報》等多國媒體認為,在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發展引擎熄火之際,中國經濟活力逐步恢復,將有助於避免世界經濟陷入衰退。

  2023年是中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重要時刻。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今年新年賀辭中指出: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國就一定能夠實現新征程的良好開局,也必將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更多信心和更大力量。

  龔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