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梵唄音樂會下月在澳舉行

267

  【本報訊】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一系列盛事,澳門佛教慈善會聯同杭州靈隱寺和蘇州寒山寺,將於9月6日在澳門共同舉辦《「金蓮盛開心連心」中國佛教梵唄音樂會暨和平鐘聲祈福法會》,音樂會包括中國佛教梵唄藝術團受中國佛教協會委派首次來澳演出,蘇州寒山寺千年古鐘首次在澳敲響,也是首次有中國佛教3大語系陣容同場誦經,100多位僧侶將透過梵唄合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魚山梵唄、佛歌演唱等,為澳門、內地和世界和平等祈福。

  活動由澳門佛教慈善會主辦,獲中國佛教協會、澳門佛教總會、澳門普善佛教慈善會、澳門蘇浙滬同鄉會、澳門浙商聯合會、澳門江蘇聯誼會、澳門蘇州聯誼會、新濠博亞娛樂支持。主辦方昨午於菩提社會服務大樓1樓多功能廳舉行發布會,介紹活動詳情,澳門佛教慈善會會長寬靜法師、杭州靈隱寺代表趙安、蘇州寒山寺代表曙提法師、澳門佛教總會理事長心慧法師、澳門普善佛教慈善會會長黃昇雄,以及支持單位代表:澳門江蘇聯誼會會長岑展平、澳門蘇浙滬同鄉會理事長林小冬、澳門浙商聯合會監事長林笑雲、澳門蘇州聯誼會會長徐詠珮等嘉賓出席。

  加強澳門與內地佛教文化交流

  寬靜法師表示,佛教文化在澳門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和悠久的歷史淵源,作為連接內地與海外的傳播紐帶,澳門佛教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獨特佛教歷史傳承與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下,充分發揮地緣、人緣、教緣優勢,發展與內地、港台、海外,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人文交流,成為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為維護祖國統一、促進社會和諧,為澳門地區的經濟繁榮、人心和合作出重大貢獻。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引發民眾對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共鳴,在弘揚佛教慈悲圓融的精神、闡發佛教當代社會價值的同時,加強澳門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和世界佛教文化交流,增進民心相通與人文情誼,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佛教文化和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為祖國和平統一,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中國佛教梵唄藝術團由中國佛教漢傳、藏傳、南傳3大語系百多名僧侶組成,分別是來自承德藏傳佛教皇家寺院普寧寺的喇嘛、西雙版納總佛寺南傳佛教的佛爺,以及山東東阿魚山梵唄寺、湖州市佛教協會、溫州心安禪寺、杭州靈隱寺、杭州佛學院的法師。擔任演奏的是開封大相國寺梵樂團法師,武術表演的則是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武僧。杭州靈隱寺雲林志工團居士40多人更排練合唱《七子之歌》,表達內地同胞對澳門同胞的深情厚誼。

  中國佛教梵唄藝術團成立於2017年,發起人是浙江省佛教協會會長、杭州靈隱寺住持光泉法師。建團以來,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包括梵唄在內的中國佛教文化為宗旨,以中國化、佛教化、藝術化為努力方向,在中國佛教協會指導幫助下,在僧俗兩界高僧和專家共同努力下,挖掘整理一大批瀕臨失傳的梵唄音樂,推出一批為中國佛教高僧大德詩詞譜寫的原創佛歌。藝術團不僅在國內傳播演出,還登上國際舞台,先後在紐約林肯藝術中心、西班牙歌劇院、新加坡金沙會展中心、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等演出多場,參加中美加佛教論壇、中澳新佛教論壇,增進中國與所到國家人民友誼,加強佛教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