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唐欽濱雲南昆明報道】「澳門公務員團體雲南愛心之旅訪問團」昨結束為期5日的行程。團長官世海總結時表示,此行旨在不忘初心,一如既往支持國家教育事業,今次在中聯辦大力組織及指導下,由30個公務團體組成的訪問團回訪1999年捐贈建設的雲南郭大寨鄉紀念澳門回歸希望小學,可謂收穫頗豐,也達到預期目標。此行不僅加深訪問團對雲南各領域的發展、地方文化特色有全新認識,更深化特區公僕團體之間友誼,更對公共行政領域獻言獻策、執行政府的施政理念,落實到服務市民工作中,均起到積極作用。未來將繼續竭盡所能支持國家各領域發展,並希望有更多熱心團體、人士加入助學行列,共同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以及期望有一日這些山區學子能到澳門學習,成為澳門大學的一員。
官世海總結行程時分享5點體會。一是,自1999年以來,在中聯辦指導及關心、公專會及各方熱心人士共同努力下,經過25年的努力與發展,由捐贈建設的簡陋教室已擴建成為1所擁有12間教室的學校。隨著學生人數增長,學校基礎建設已發展至5層樓高;公專會還與澳門熱心人士為希望小學捐資興建面積為199.9平方米的圖書館,以此紀念澳門回歸祖國。如今,學校成為山區內的1所現代化中心學校,配備了寬敞教室、電子教學設備和充足的體育場地,以及藏書數萬冊的圖書館,為小學生提供優越學習條件。
學校的巨大變化不僅體現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也反映山區整體的發展進步。過去從澳門出發需要多次轉機並耗時8小時才能抵達郭大寨鄉,而如今從鳳慶縣出發只需兩小時即可進入郭大寨鄉。與此同時,當地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包括居住生活環境的改善,另有鄉內熱鬧非凡的集市,推動農產品的銷售,大幅度提升居民收入水平,由此反映國家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受助學生學有所成令人欣慰
二是,在回訪學校期間,訪問團不僅近距離與當地師生接觸,更見證學校師生意氣風發的精神面貌。學生曾經需自己煮飯,但現在食堂條件已有顯著改善。儘管住宿方面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但總體上的變化已非常顯著,情況正逐步變好。尤其是在昆明和大理見到走出山區、正在就讀的大學生,他們展現的奮發圖強的生活態度,令人印象深刻,有的已在各行各業有所作為,有的已成家立業,在事業或其他方面均獲得良好的發展,令人欣慰與感動。
三是,參觀西南聯大舊址、陸軍講武堂及翠湖公園等紅色教育基地。這些地方反映雲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的重要角色。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遷移至此,成立西南聯合大學,並培養許多國家級的人才,並為國家發展貢獻諸多傑出的科學家和國家領導人。陸軍講武堂更培養出朱德這樣的元帥級人物,並在黃埔軍校成立前為其輸送約四成的教官。故西南聯大和陸軍講武堂培養出的人才,在歷史進程中發揮關鍵性作用。相信走訪中也大大增強一行對雲南的人文景觀、文化特色了解。尤其是中國近代史的發展歷程方面,進一步激勵澳門公務員團體思考如何在未來為澳門特區或祖國貢獻自己一分力量,發揮積極促進作用。
四是,今次活動由澳門公務員團體首次30個團體共同參與,活動非常成功,也達到預期目標,當中少不了所有成員都給予大力支持,使所有行程都非常順利。相信能深化公務員團體之間的友誼、對公共行政領域獻言獻策、執行政府的施政理念,落實到服務市民的工作中,均起到積極作用。特別是提升特區公僕提升使命感和發揚主人翁精神,勇於承擔責任方面。
五是,隨著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愈來愈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未來接受資助的學生可能逐漸變少。正如李略副團長所提到的,學校缺乏英語教育,公專會將積極在學校逼切需求方面展開研究。例如,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開展義教活動,又或為希望小學架設橋樑,讓它與澳門學校結成姊妹學校,進行互動交流,甚至通過網絡教育來彌補地理空間上的差距,把澳門的優勢發揮出來,藉此縮短兩地交流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