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坊間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前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宣布辭去官職及參選下屆行政長官一事,雖然市民對他認識不深,亦因現屆行政長官因病在6、7月期間休息了39天,令坊間對其身體健康及能否繼續參選成疑,故現在岑浩輝先生出來參選,總算是解決了市民的憂慮。
再者,亦因今屆行政長官選舉日程表比以往較為延遲,故此在岑官宣布參選後,其本人及競選辦公室成員亦馬不停蹄地展開工作,在近日的報章上大量刊登不同界別的選委及社團與參選人會面,除動態上支持外亦表達多方面民生的問題,希望岑官當選後能關注及改善。
本會認為,各界的支持表現「萬眾一心」的取向,對新屆政府的工作有很大的助力,但畢竟參選人是俗語所謂的「換跑道」參與,加上法院工作與管治整個特區政府的事務存有差異及難度,故本會除了表示支持外,亦期望新屆政府要關注以下的6點事項:
一、管治班底非常重要,好的統帥仍需有好的將軍或部屬協助,才能將管治理念充分發揮及落實在民生範圍上,故此希望競選團隊能「對位研究」,尋找在職公務員或社會上有聲望及能力之士擔當司長及主要官員職務,如能解決相關問題,就是對新屆政府管治成效的保證。
二、經濟問題不會一天改變,但對社會現今經濟兩極化,政府不能袖手旁觀或只著力增加旅客來澳人數就能解決所有問題,因為在疫後復常期間,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少了,加上「澳車北上」及「旅客不落民生區消費」等問題令多區出現結業潮,吉舖滿街都是,希望新政府上場後能有新的思維及創意,回應民間的期望,緩和困境。
三、交通問題是老生常談,以「病入膏肓」來形容絕不為過。經常有市民說澳門是「掘路之都」,大小修路工程總有一單在你附近,困擾民生及商舖的營運環境,而居民無權反對及獲得合理的補償。路通財通難道政府不知道?但為甚麼仍是日掘夜掘無時停?希望政府用最大的力量來解決問題。
四、房屋政策則是新屆政府的收成期,因為現屆政府已經處理大量閒置土地及興建中的公屋快將進入收成期,此方面值得向現屆政府表達謝意及讚揚其努力所得的成效。但是澳門仍有大量閒置的「國有土地」,是時候由新屆政府接手及善加利用,不能只說「土地儲蓄」就卸責不理,浪費土地資源就是妨礙城市持續發展的元兇,不能忽視問題之重要性。
五、「高官問責制」談論多時,但仍未見政策出台,坊間對此意見多多,雖然政府亦有另類手段來處理相關問題,就以近期體育局領導層為例,包括一正局兩副局全部換人落馬,是官場罕見的做法,是甚麼原因?政府當然不會公布,但民間討論得繪聲繪影,此類處理方法雖然高明,但絕對不是政府應有的態度。反之更會影響特區政府的聲譽和形象,故此「高官問責」制更應在新特首上場後盡快設立,是樹立政府清廉公正,政務公開透明的好時機。
六、公僕是政府政策的執行者,「有為之治」極需有能力的公職人員去推動,故此完善的晉升制度是激勵公務員士氣的最好方法。現時在政府公職體系內,擁有高等教育程度的員工比回歸前翻了兩三倍,同時有工作經驗,服務年資在15至20年以上及在職的高級技術人員亦為數不少,但為甚麼他們沒有合理的升職機會?是司長認為他們身邊的人最能幹最聽話,故此獲得委任為領導及主管階層人員?希望新屆政府在此方面加以研究及糾正,「用人唯才」才能發揮員工最大的潛力,不要搞「小圈子」政治,令公共行政服務受到拖累。
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 葛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