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政府上場後,在多項工作上都落實了特首競選時的承諾,雖然疫情無情及折騰澳門地區3年,但有些工作仍是有序地進行,值得讚賞。就以政府寫字樓為例,上兩屆政府時已經有立法會議員及坊間團體提出疑問,多個政府部門租用甲級或智能式商業樓宇辦公,每年政府在此方面的公帑支出數以億計,自回歸祖國至今,金額非常龐大,加上沒有話語權,每當合約將屆的時候,加租在所難免,但礙於辦公室面向市民及未有適當的場地進行搬遷,故情況如「肉在砧板上、任人宰割」。
但今屆政府就實事快做,在《土地法》的支持下,先後在不同的地區收回過百幅的閒置土地,在解決政府寫字樓長期租用商業樓宇的問題提供明確的支援,故此先後有氹仔近機場附近的官印局大樓、新口岸華都酒店旁的政府行政大樓都先後落成使用,落實現屆政府的施政方案,有序地解決政府部門長期租用私人商業寫字樓的問題。
此外,在皇朝區近觀音像及文化中心對面,已經有兩幅面積廣闊的優質地皮全面施工,據資料顯示都是政府未來的綜合行政大樓,既有多層的辦公室,亦有地庫停車場,故此落成後,足以容納所有皇朝區甚至南灣區的政府寫字樓全部遷入,集中辦公處理行政事務,屆時就真正做到「便民惠民不折騰市民」的好景象,熱切期待。
可是有得亦有失,如俗語所言「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皇朝區及南灣區出現大量商業樓宇空置後,對整個商業區的影響亦非常嚴重,因為自從2021年尾賭場貴賓廳出現恐慌性結業潮後,多幢皇朝區的商業樓宇,已經有多層原貴賓廳租用的寫字樓丟空,無人問津,加上疫後經濟復甦緩慢,「1+4」的新政策未能吸引國際或內地的企業來澳進駐,故此如政府的寫字樓退租後,整個商業區的營運鏈及周邊商圈又將重新洗牌,前景值得關注。
故此社綜會促請政府高度關注此問題的發展,及早作出準備及預設方案,將影響減至最低。
澳門社會綜合研究學會 葛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