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正式封關運行,至今已1月有餘。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4月12日舉行2024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發布會上介紹,封關運行以來,海關在保障合作區封關運行方面成效顯著,監管機制運轉高效順暢。
會上提及,面向澳門地區,海關積極探索與澳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大幅簡化海關監管流程手續。包括,為貨物通關更順利,海關採取原產澳門法檢貨物「合格保證+符合性驗證」、供澳冰鮮水產品「三聯三同」監管等一系列跨境產地檢驗、標準互認措施,積極推進琴澳檢驗檢疫規則銜接。
對此,澳門供應業界表示,封關前就了解到,隨著琴澳不斷交融,愈來愈多的澳門居民在橫琴居住及就業。但是相較於內地產品,澳門居民在飲食上更習慣消費進口的肉類、水果、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等貨物,而澳門中小企業在供應進口食材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因此,本澳業界希望能把相關供應業務拓展到橫琴,甚至通過橫琴擴大到內地市場。
然則,合作區還缺少上述進口貨物的進境指定口岸和跨境電商、郵快件口岸。對於常住合作區的澳門居民而言,生活環境不夠便利,而且還會直接導致入駐合作區的相關貿易、餐飲、電商企業缺乏貨源、成本飆升、無法立足等不良影響,最終不利於整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營商環境的總體建設。
此外,自合作區正式封關運行後,澳門供應業界卻發現,澳門對進口肉類的檢疫採取國際標準,而中國境內自有一套檢疫標準,兩者要求略有不同,導致一些澳門檢疫合格的凍肉居然無法順利運至合作區銷售,影響合作區內澳門居民的生活需求。既然琴澳一體,業界也希望兩地標準盡快趨同。
反之,如果合作區具備澳門進口肉類、水果、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跨境電商貨物及郵快件等特殊貨物從一線便捷進入橫琴的能力,將使澳門機場空運貨物可以最短距離、最短時間通過合作區進入內地,大大節省澳門跨境商貿企業的物流成本;跨境電商貨物和郵快件的數量龐大、種類繁多,也可以最快速度通過合作區進入內地,解決澳門倉儲資源緊張、倉儲成本較高、珠海清關資源緊張所帶來的物流成本問題,此舉將促進澳門供應業界充分利用澳門機場開展國際貿易、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
因此,澳門供應商聯合會收集會員的意見,以及經多方面管道進行溝通,期望澳門特區政府和橫琴相關部門能向國家有關部委申請,准許經澳門有關部門檢疫合格的進口食品可以銷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具體內容如下:
一、希望澳門特區政府和橫琴有關部門向國家有關部委申請開通橫琴口岸可進口海鮮、肉類、生果等的功能;
二、進口的肉類、水果、食用水生動物、冰鮮水產品等貨物,通過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檢疫合格後,希望准許在橫琴合作區銷售給新街坊中的澳門居民、之後有機會一步步推進至橫琴居民以至進入合作區的遊客;
三、希望澳門特區政府和橫琴有關部門支持澳中小企業在可進口肉類、海鮮、生果等口岸的功能開通後,提供澳門中小企業的銷售管道和平台,如在橫琴開設「澳門中小企業專營」等市場。
四、同時可以做到線下自提和保稅網購跨境電商至全國,以及進駐橫琴開設上述有關產品的門店時可提供相應的支援澳門中小企業的優惠政策。
五、支援澳門企業在橫琴建設特色食品加工基地,經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檢疫合格後可出售的食品進行加工。可返銷澳門,並通過線下自提和保稅網購跨境電商方式銷售到國內。
六、希望特區政府橫琴有關部門可以擴大口岸檢疫工作範圍,以便未來大量貨物進出口,引入國內主要物流企業,打造跨境電商新高地創造條件。
澳門供應商聯合會
理事長 李傑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