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至29日,由中國新聞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聞辦聯合組織的「機遇中國.開放新疆」港澳台及東南亞華文媒體採訪團走進新疆,深入烏魯木齊、石河子、克拉瑪依、阿勒泰等地區實地採訪,本報應邀參加並派出兩名記者隨團報道。本報新媒體發布的一系列報道,受到廣大讀者、網友的點讚和好評。記者通過一篇篇生動的報道,一張張精美的圖片生動反映新疆的山川錦繡壯美、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友善、群眾富足安康,向港澳台乃至全世界展現了一個幅員遼闊的新疆、一個繁榮富裕的新疆、一個日新月異的新疆。記者也親身感受到新疆安定有序的新面貌、蓬勃發展的新作為和安居樂業的新氣象,見證了以高質量發展新成效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疆實踐!跟隨記者的鏡頭,我們重溫此次採訪活動的精彩瞬間。
跨越絲路時空 見證歷史厚重
今年恰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70周年,位於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團軍墾博物館如同一本厚重的史書,全方位、全過程、全景式展現一代又一代兵團人在開發建設新疆、增進民族團結、推進社會進步、鞏固西北邊防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濃縮了兵團歷史的滄桑和巨變。
環阿爾泰山分布著大量史前岩畫,素有「千里岩畫長廊」之美譽。墩德布拉克洞穴彩繪岩畫位於阿勒泰市汗德尕特蒙古族鄉東北、墩德布拉克河上游溝谷中洞穴內。2005年在新疆阿勒泰市敦德布拉克發現一幅滑雪狩獵岩畫,經證實早在距今1至2萬年前阿勒泰就已開始滑雪活動,與此前考證瑞典4500年、挪威至少5000年,以及俄羅斯8000年的滑雪歷史相比,阿勒泰成為人類滑雪最早起源地。
體驗民族風情 感受新疆熱情
傳承絲路文化 留住非遺技藝
石油工業聖地 克拉瑪依油田
克拉瑪依是維吾爾語「黑油」的譯音,得名於市區東北處的黑油山,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以石油命名的城市。黑油山是該城市的地標之一,黑油山是一座天然的石油地質陳列館,也是新中國石油工業的發祥地。
傳承民族工藝 繡出精彩人生
巴格古麗.沃拉勒泰是高級服裝設計師,工藝美術大師。1998年,下崗後的她瞄準民族特色文化市場,開起了刺繡店。通過將哈薩克族傳統刺繡技術與現代刺繡工藝相結合,帶領身邊姐妹開創了再就業新天地。2009年,巴格古麗牽頭,聯合15戶組建了金頂刺繡農業專業合作社,致力於傳承發揚哈薩克民族傳統刺繡工藝,帶動更多農牧民脫貧致富。
合理布局開發 引領健康飲水
新疆冰山之父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岳景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本著「讓更多人能喝到健康水,創造世界品牌企業」的初心,企業專注研究健康水研發應用科研推廣,推動冰川水在更多領域中的運用。從而把新疆的好水進行合理布局開發,在新疆打造中國健康水基地。
林光互補發電 推動生態修復
近年來,八師石河子市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產業發展全過程、全鏈條、全領域,著力打造「綠電高地」推動能源和產業「雙線」綠色轉型升級。通過抬高光伏陣列高度、拉大陣列間距等方式,為種植艾草、黃芩等藥用作物留下充足空間。在荒漠化治理、光伏發電、生態修復、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自動棉花採摘 推動產業發展
世界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作為全國棉花種植大區,目前新疆棉花在播種、覆膜、灌溉、採摘等工序上已全面實現機械化。
文化旅遊融合 城鄉統籌發展
西部烏鎮項目是集旅遊民宿、民俗文化、休閒農業、特色養殖等為一體的旅遊服務綜合體,該項目的建成在推進鄉村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同時,全面提升了鄉村文化基礎設施水平,消除了城市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差距,加快了城鄉統籌協調和一體化發展。
新疆布爾津縣禾木喀納斯蒙古族鄉禾木村素有「中國第一村」的美稱,是圖瓦人的聚居地。禾木村不僅擁有中國保留最完整、歷史最悠久的圖瓦人部落,而且村民包括5個少數民族,躋身國家民委命名的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風景馳名中外 名勝流連忘返
喀納斯湖的湖水清澈見底,碧波蕩漾。山峰連綿起伏,形態各異,與湖水相映成趣。喀納斯湖的湖水因含有礦物質而呈現不同的顏色,被稱為「變色湖」;月亮灣在陽光照射下河水流光溢彩,形成一片美麗的河灘;臥龍灣則因湖中的小島形狀酷似臥龍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