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管忙不忙,人們都把手機當作「貼身隨從」帶在身邊,確保每時每刻能被「召喚」及「看想看的資訊」。手機不在身邊,不少人會明顯缺乏安全感。無論是在馬路上、電梯裏、公交上還是在辦公室,都有很多「低頭族」。
手機像一把雙刃劍,在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時,過度使用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很多健康問題。網上衍生出的新名詞「手機病」,指的就是由於過度使用智慧手機引發的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肢體、視力的損害以及對大腦和心理的不良影響。
影響視力:大家都知道盯著屏幕對眼睛不好。即使手機在國際輻射安全使用標準內,因為長時間使用手機而導致視力出現問題的情況不在少數,長時間看手機會導致眼睛乾澀、雙眼疲勞、近視度數增加等問題,手機也會發射出有害藍光和輻射,會對眼睛造成一定的傷害。長時間看手機還會導致青少年甚至成年人近視度數加深。而隨著近視度數增加對眼睛的危害也在加重。
影響頸椎:「健康的頸椎,有良好的前凸弧度,周圍的韌帶、肌肉附著在頸椎上,維持了頸部整體的穩定性,當眼睛平視時,頸椎可維持正常的弧度。」人體為了保持頸部的穩定性,其頸肩部肌肉和頸椎本身也會做相應的調整,以順應頸椎曲度的變化。「因此,長期低頭時,頸椎的生理曲度就會發生改變,正常的頸椎結構也會發生改變,頸椎會慢慢變直,甚至出現反弓。頸肩部周圍的肌肉會處於收縮緊張狀態,久而久之頸肩部容易出現僵硬、酸痛,頸椎和椎間盤也將承受更大的壓力,其肌腱附著點、頸椎小關節等部位就可能出現骨質增生,甚至會出現頸椎間盤突出等問題。
手和手腕疼痛:使用智慧型手機導致的肌肉骨骼效應超過影響頭部和頸部。
畢竟,你需要將手機握在手中。過度使用手機(尤其是傳簡訊或打字)可能導致板機指(拇指的組織增厚)、拇指關節炎、手腕疼痛等。若你感到拇指或手腕痠痛,或許是時候放下手機休息了。
睡眠中斷:睡眠周期被中斷是使用智慧型手機最常見的負面影響之一。尤其是當你睡前在床上滑手機。一天過度暴露於熒幕可能會導致難以入睡和失眠。為了避免熒幕導致的睡眠困擾,有些專家建議在睡前30分鐘不要使用手機、筆記型電腦和電視。
建議:1.避免在暗環境下使用手機,晚上睡覺時,不要躺著或趴著玩手機,最佳的姿勢是挺胸收腹,手機熒幕中心與眼睛處於同一高度,使其與視線平行。建議將手機放置在遠離自己的地方。特別是晚上用手機時一定要有光源,保持良好、規律的作息。2.注意調低手機熒幕的亮度,降低手機熒幕和周圍環境的對比度。3.注意間斷性的休息,可以每隔20分鐘連續眨眼20秒鐘,再看遠處20秒,緩解眼疲勞。控制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避免沉迷於手機內容。4.要學會隨時放下手機,多進行運動。在玩手機的間隙,注意活動手腕和手指,避免造成手腕和手指的僵化。5.對網上資訊要有自我判斷,避免情緒受到影響。多參與一些線下有益的活動,加強與身邊人的良性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