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自主自強 樂 仁

1586

  進入新時代,世界的發展有了新呼聲,除因為要從過去以美國西方世界主導下的全球化、自由經濟、自由貿易汲取經驗教訓體現合作共贏,保障個體利益在整體利益中得以展現公平公正,實現共富共享;更者,也需要從「偷樑換柱」的「全球化」、「自由經濟」、「自由貿易」弱肉強食、「森林定律」中返本清源,真正體現合作共贏的真諦。

  當中,「中國模式」給予世界一種有別於「華盛頓模式」的發展道路典範,有別於「非在餐桌上便是菜單」的強者全取格局,可以讓發展中國家感受到只要找準了本國的優勢,化解短板,只要做好自己,自強不息,所取得的成果必為國人共享。與此同時,參與區際、國際合作,不會在「不平等合同」中變成掉入「債務陷阱」輪迴的永不翻身。於是,自強獨立自主的合作模式,亦即採用中華民族精神「和」、「大同」的合作手段,總會取得成果,可持續發展。

  這,無形中自二十一世紀新時代開啟新征程以來,便掀起世界秩序新帷幕,向世人呼籲要與時俱進構建新格局。這種世界呼聲、時代召喚,又喚醒世人檢視過去何以發展中國家愈追求發展進步,卻落得愈發展愈貧窮的慘象。箇中,是不按自身國情、條件、能力而照搬西方發達國家施行的一套模式,別人怎樣「發家」,怎樣實現工業化、現代化,都完全照抄過來用於自己身上,卻忽視了他人早已成為「強者」,早已從自身的發展中,鞏固了原有「殖民」、「掠奪」的機制和能力,甚至以資本、專利、技術以至「話語權」來操弄國際秩序、國際格局的生死存亡,早早坐上了他們所指的「餐桌」上!

  當然,追求獨立自主自強,是發展中國家所希冀的自我完善提振目標,可是,現實中,每每又並非可以如願,要麼,是發展中國家實力不足,又或自身問題叢生,內亂、意識形態爭鬥不斷,給自己削弱了叫價籌碼,乃至是西方發達國家在殖民時期布局太深,操控了發展中國家命脈。試想,在這種種受制於內外形勢的操控下,又怎能「翻身」體現獨立自主自強?

  可是,當新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當不斷自我完善,汲取經驗教訓,跌倒、爬起,失敗、改進,取得成績……一路下來,儘管並非平坦,可總能經過時間洗禮取得成績,向世界展示中國的韌力,從而給外界看到這個發展中國家保持民族精神「和」、「大同」真正攜手世界共建共贏共富共享,於是,將這種發展道路稱為「中國模式」,在新時代開出新格局,而且,是可提供借鏡,不用照抄而能達至可持續發展的全新國際秩序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