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健康宣傳活動,再次將人們的目光聚焦於這一日益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11月14日,國際糖尿病聯盟(IDF)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1年共同發起的紀念日,旨在提高全球公眾對糖尿病的認識,促進預防措施,並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護理和治療。今年的主題——「糖尿病與幸福感」,更是強調將糖尿病患者的整體幸福感置於護理的核心位置,而不僅僅是關注血糖控制,這一轉變體現糖尿病管理理念的深化與人性化。
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最新《糖尿病地圖》資料顯示,全球約有5.37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預計到2045年,全球將超過7億。這一驚人的增長趨勢不僅反映全球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也揭示不健康生活方式、肥胖率上升以及城市化進程加速等因素。對糖尿病發病率的深遠影響。糖尿病已成為一個跨越國界、種族、性別和年齡界限的全球性問題,其低齡化趨勢更是引人擔憂。
在學術研究層面,2024年世界糖尿病日見證糖尿病研究領域的一系列重要進展。科學家通過多學科手段深挖糖尿病的分子機制,探索包括基因工程、幹細胞療法和精準藥物在內的前沿治療方式。例如,墨爾本大學的研究團隊揭示下丘腦基質調控胰島素抵抗的原理,為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哈佛大學的研究則揭秘脂肪酸毒性對代謝健康的新威脅,為脂毒性在糖尿病中的作用機制研究提供重要視角。
糖尿病管理不再僅僅是控制血糖,而是涵蓋飲食控制、運動、藥物控制、血糖監測和知識教育等多個方面,形成一個綜合性的管理體系。通過教育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概念、臨床表現以及長期飲食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他們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療依從性,從而改善生活品質,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澳門衛生局提醒,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或超重、長期缺乏運動等人士較易患上糖尿病。呼籲居民應正確認識此病,養成3低1高(低脂肪、低糖、低鹽及高纖維素)的健康飲食習慣,保持運動(每星期至少5天進行30分鐘或以上中等強度運動),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定期體檢,積極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面對全球性的糖尿病挑戰,國際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醫療機構和科研機構需要加強合作,共同推進糖尿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工作。同時,制訂和實施有效的糖尿病防治政策,提高醫療保障水準,減輕患者及其家庭的經濟負擔,也是實現全球糖尿病防控目標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