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不同的聚會上,大家皆談起減肥。對於體重,是客觀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體重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對於兒童來說,兒童期肥胖會影響兒童的運動能力和骨骼發育,對行為、認知及智力等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消瘦與生長遲緩、免疫功能下降、內分泌失調、骨量下降等相關,同樣危害身體健康。
同時,兒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續至成年期,增加多種慢性病的發病風險,加重醫療及社會經濟負擔。我們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通過合理飲食、科學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防止超重、肥胖和體重過輕的情況發生。終生管理,持之以恆,保持健康體重能減少相關疾病的患病風險。
我們都應把保持健康體重作為目標,並貫穿孕前期、孕期、嬰幼兒期、兒童青少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全生命周期。任何一個時期的體重異常都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主動監測,合理評估,定期監測體重、腰圍等變化和評估體重狀況。
平衡膳食,總量要注意控制。健康體重取決於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平衡。在控制總能量的基礎上,保持平衡膳食模式並長期堅持,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對於超重和肥胖人群,應降低每餐的能量攝入,少吃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點、糖果、肥肉等;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全穀物食物、新鮮蔬菜、水果等;規律飲食、控制進食速度、避免暴飲暴食等也有利於保持健康體重。
對於體重過輕者,首先應排除疾病原因,並根據目前的健康狀況、膳食和運動情況,逐漸增加能量攝入至相應的推薦水平或稍高於推薦水平。運動則有益,貴在堅持長期堅持科學運動,有利於體重的保持和人體成份(包括水分、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等)的改善。有氧、抗阻、高強度間歇運動均有助於控制體重。
睡眠不足或過多都不利於體重控制和身體健康。不同年齡階段建議睡眠時長有所不同,應當參照相關標準保持良好睡眠。體重還與人的心理狀態相關,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於保持健康體重。
個人應養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習慣,主動學習健康體重知識,健康生活方式,做好體重管理。家人之間互相支持可有效促進體重管理,家庭飲食、運動習慣對家庭成員尤其兒童青少年的體重管理至關重要。提倡全家共同行動,保持健康體重,築牢健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