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多批朋友聚會,大家皆談起甲型流感(甲流)後遺症之一是聲音沙啞。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典型症狀包括高熱、咳嗽、咽痛、肌肉酸痛等。降低甲流感染風險,接種疫苗是預防甲流最有效的方法,尤其推薦兒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孕婦接種。加強個人防護,流感高發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佩戴口罩、勤洗手(使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減少病毒接觸機會。
部分患者在退熱後仍持續出現聲音嘶啞,可能與以下情況有關:甲流病毒入侵呼吸道後,會引發喉部黏膜的炎症反應,導致聲帶充血、水腫,從而影響聲帶振動功能,出現聲音嘶啞。這種炎症反應通常在病程高峰時最明顯,但部分患者因免疫反應持續或病毒未完全清除,可能導致恢復期仍存在聲帶損傷。
病毒或繼發細菌感染可能引發喉黏膜急性炎症,表現為咽痛、咳嗽加重誤傷聲帶所致。長期咳嗽或頻繁清嗓,會導致聲帶機械性摩擦,形成小結或息肉,造成持續性發聲困難。部分抗組胺類藥物(如感冒藥中常見成份)可能引起喉部乾燥,進一步加重聲帶刺激。甲流感染後,機體免疫系統釋放的炎性介質可能導致喉部水腫,且聲帶組織的修復需要時間。若患者免疫力較弱或存在基礎疾病(如慢性咽炎),恢復期可能延長。
預防聲音嘶啞,避免過度用嗓,感染期間減少說話、喊叫或唱歌,必要時通過書寫或手勢交流。保持喉部濕潤,多喝溫水(可加入蜂蜜或檸檬),使用加濕器(濕度建議50%至60%),避免乾燥環境刺激。忌煙酒和刺激性飲食,避免吸煙、飲酒及辛辣、過燙食物,減少黏膜刺激。急性喉炎患者可遵醫囑使用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減輕水腫,或用乙醯氨基酚緩解疼痛。
若甲流病毒未完全清除,需繼續使用奧司他韋等藥物,療程通常為5天。增強免疫力:均衡營養,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柑橘類水果)、鋅(堅果、瘦肉)的食物,促進黏膜修復。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重視聲音嘶啞帶來的不便,盡快促進聲帶組織修復。發聲訓練,康復期在醫生指導下練習腹式呼吸,避免錯誤發聲習慣導致聲帶勞損。定期覆查:聲嘶持續超過2周者需排查慢性喉炎、反流性咽炎等其他病因。感染期間減少高聲說話、喊叫或長時間交談,防止聲帶勞損。
甲流後聲音嘶啞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防治需從感染控制、聲帶保護和綜合治療3方面入手。我們應重視疫苗接種與早期抗病毒治療,感染期間避免過度用嗓,並及時就醫排查併發症。通過科學管理與健康生活方式的結合,可有效縮短恢復周期,降低後遺症風險。通過以上措施,可有效降低甲流感染風險,減少聲帶損傷,從而預防聲音嘶啞的發生。余惠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