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澳門衛生局資料顯示,於2024年1月份共錄得3732例強制申報疾病個案,其中變化較明顯的疾病分別為:流行性感冒感染個案(3169例)較去年同月(2例)明顯上升,較上月(1793例)增加76.7%。季節交替之際許多人會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診所及急診被許多心急家屬、不適患者擠滿。如今流感橫行,很多大人孩子都因為流感反覆生病,影響正常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近日,氣溫驟降更明顯,無論是乾冷還是濕冷,極易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因此防寒保暖、預防呼吸道多種病原體感染是重中之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正確預防流感呢?
患上流感且症狀明顯,感到身體不適之後該怎麼辦呢?
一、及時就醫,患者及陪護人員應做好防護措施,如佩戴口罩等,避免交叉感染。當出現流感症狀時,建議盡早就醫並進行相關檢測,協助醫生判定感染的病原體與型別,有利於後續開展針對性治療。
二、由於現有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只有早期才能取得最佳的療效,即起病1至2天內使用,建議你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
三、加強支持治療和預防併發症,患者應多休息、多飲水、戒煙戒酒、注意營養,飲食方面應易於消化,尤其是要密切關注兒童與老年患者的症狀表現,避免出現併發症。
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確預防流感?
(1)及時接種流感疫苗,以獲得有效保護。
(2)勤洗手:手部接觸是流感病毒的傳播之一,因此,勤洗手是預防流感感染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身處公共場所、接觸咳嗽及打噴嚏的人群後,避免交叉感染。
(3)避免接觸患者:當你身邊已經有人出現流感症狀時,應盡量避免與其近距離接觸,避免流感病毒通過飛沫傳播,進而降低感染風險。
(4)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降低流感的感染率。在日常生活中應合理膳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睡眠,適當增減衣物,避免著涼;適量運動,增強體質。
(5)注意個人衛生:當咳嗽或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或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避免病毒通過飛沫傳播。
(6)保持通風:流感頻發季節時應盡量避免去密閉環境,保持室內通風,經常開窗換氣,進而減少空氣中的病毒濃度,降低感染風險。
流感作為一種較為嚴重的呼吸道傳染病,對我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建議及時接種流感疫苗,降低感染流感的概率。在感染流感後不需過度擔心,及時就醫並遵醫囑進行治療。
余惠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