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講堂 之 如何科學精準戴口罩

266

  近日鄰近地區台灣感染新冠陽性個案有上升趨勢。由於澳門與台灣民間交往密切,故大家也關心外出應否戴口罩。回憶起2023年12月22日,鍾南山院士也曾提及前往人群聚集的地方,否則不是特別主張長期佩戴口罩。有的人認為終於可以和口罩告別了,再也不用戴口罩了;有的人則認為目前我國呼吸道傳染病依然較多,還是戴口罩更加安全。那麼目前我們的口罩到底是要摘還是要繼續佩戴呢?

  隨著旅遊行業的不斷復甦,跨省市出遊成為人們的首選。而口罩在出門必備物品中佔據重要地位。眾所周知,健康人群正確佩戴口罩可以降低病原體通過呼吸道傳播的風險,而正確佩戴口罩不僅能減少病原體傳播,還能有效降低混合交叉感染的發生。在當前常見呼吸道感染的類型中,飛沫傳播仍為主要傳播途徑。在傳染性疾病常見的3大預防原則中,戴口罩在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沒。

  正確地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絕新型冠狀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而錯誤的佩戴方法很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在戴口罩時只遮住嘴卻把鼻子暴露在外面,讓口罩失去阻擋飛沫傳播這一重要作用。因此在口罩佩戴過程中,保證口罩完全貼合面部,確保氣密性才能達到防護效果。還有一點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口罩的作用主要是防止飛沫傳播,但並不能完全阻止氣溶膠的傳播。因此,在高風險環境下,即使佩戴了口罩,我們也有被傳染的可能,儘管如此,口罩仍舊是「必備好物」。

  我們應更加科學精準指導公眾佩戴口罩,在保證防控效果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對公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一、在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密閉的公共場所、老年人和孕婦等特殊群體,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時,建議佩戴口罩。然而,進行體育鍛錬、處於室外場所,以及3歲及以下嬰幼兒等,則不建議佩戴口罩。

  二、在存在傳播風險的情況下,如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感染者或有相關症狀者,前往室內公共場所時應佩戴口罩,減少感染他人的風險。同樣地,處於感染風險較高的情形或場景,例如醫療機構就診、陪伴者也需要佩戴口罩。

  三、對於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呼吸道傳染病症狀者,建議佩戴N95或KN95等顆粒物防護口罩(無呼吸閥)或醫用防護口罩,其他人員建議佩戴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

  正確佩戴口罩仍然是減少不必要的呼吸道病原體感染、降低病原體傳播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科學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關鍵措施,同時也是加強自身免疫堡壘的關鍵措施。我們應因時因地因不同環境科學地選擇是否佩戴口罩。

  余惠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