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居民身份證是澳門居民的基本身份證明文件,亦是能證實居民身份的最直接憑證。事實上,現版澳門居民身份證是第二代智能身份證,已使用了一段頗長時間,而「一戶通」手機應用程式亦逐漸普及,公共服務功能日益增多,這為推動居民身份證電子化創造條件。現時,澳門駕駛執照和車輛登記摺已實現電子化,可在「一戶通」綁定。另一方面,實體智能身份證亦有改良的必要。近日,行政會完成《修訂澳門居民身份證制度》法案,並提交立法會審議,現正進行立法程序。
法案的理由陳述指出:是次制度的修訂主要涉及兩大方面內容。首先,法案規定由澳門身份證明局透過「一戶通」應用程序發出可以確認身份證持有人身份資料的電子標識,該標識如同電子身份證。日後,居民使用該標識並經公共或私人實體以適當的設備查驗後,將視為符合出示或使用身份證確認身分的法定要求,不再需要出示實體身份證,上述真的實現「無證出行」。另一方面,由於電子身份證具有在法律上確認人的身分的效力,法案中有將不法使用電子標識及不當進入相關系統等情況的行為刑事化,列為犯罪。
此外,實體智能身份證也將推出第三代新版。根據有關法案,日後身份證的卡面不再顯示身高、首次發證日期及出生地代號等資料,而有關個人資料將改為儲存在新版智能身份證的晶片內,使身份證的外觀更簡潔清晰。為方便居民辦理不同事務,新版智能身份證的晶片內將會載入已婚持證人的配偶姓名。
另一方面,相信大家可能還記得,當局在推出第一代智能身份證時,曾計劃將持證人的不同其他用途的資料加入晶片內,如圖書證、選民證、社保卡等,並為此設立了「居民身份證其他用途資料管理委員會」,但後來有關計劃並沒有實際推行,並因應科技發展,隨著智能手機普及和「一戶通」推出及被居民廣泛應用,已能完全取代原來計劃所賦予智能身份證的功能。因此,是次法案一併規定撤銷有關委員會。
最後,法案亦新增身份資料互聯的規定。日後,司法機構和刑事警察機關可根據個人資料法的規定,通過資料互聯的方式直接便捷地查閱和處理居民的相關個人身分資料,一來可以增加行政效率,二來亦能實現無紙化,符合特區所推動的環保政策。 洛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