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巿民之言)市場之手配合政府激發活力重振經濟

218

  新春期間,從大除夕到年初八本澳共錄得旅客58萬人次,而大除夕至年初六則有近50萬人次內地旅客到訪,日均客量超過6萬人次,社會人頭湧湧現象重現,加上政府、大型休閒娛樂企業推出各種賀歲活動,「新馬路任我行」計劃試行,澳門又回復人氣。社區組織、旅遊等業界對經濟復甦充滿信心,反映澳門疫後反彈動力充足,契合政府「擴客源、促消費、穩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重回正常軌道」的施政方針。

  毋庸置疑,特區政府為疫後重振經濟,跨部門合作展現出來各種積極性,尤其在放寬港澳通關後,政府立即到香港「搶客」,先推出港客交通優惠,與此同時,也結合線上線下宣傳,廣迎內地和香港旅客,促使新春期間訪客量節節上升,為旅遊業、餐飲業、零售業等現代服務業注入客量,促成消費,凸顯本澳綜合旅遊休閒產業優勢。

  我們深明,完善營商環境,推動宣傳「搶客」,除了政府必須積極部署,還有賴企業、商會、社團組織等配合,才能真正激發市場活力,完善營商環境。這正是政府之手和市場之手兩者協同,才足以有效用好澳門特區各種元素、優勢,服務好經濟發展。

  俗話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營商環境破冰,商戶、行會和社區組織應是最先感受到氛圍轉變的一群。因而,不管是新春期間旅客增加,又或「新馬路任我行」活動,社會意見大都希冀這種氛圍得以延續,以至將客流引入舊區,激活社區、舊區經濟。這些,除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歸根究柢,還得依靠市場「主體」商人、商戶按照自身理念、能力經營發展,提升質素,才能吸引消費者、旅客,以潮流術語而言,就是創設「打卡點」。

  政府推動「關前薈」、「悠氹仔」、「悠路環」以科技創新凸顯舊區元素,講好舊區故事和澳門故事;特區政府和中央電視台攜手拍攝大型美食文旅真人秀節目《澳門雙行線》;正是不斷完善營商環境和宣傳推廣,創設「打卡點」。只是,「後續」方面,還有賴商戶、社團、廣大居民持續維繫各種優勢,吸引本澳居民和旅客入區消費,才能促成社區經濟持續發展,提振市場活力。用好科技創新,如線上線下結合、電子支付、AR體驗,從商戶自身出發參與經營環境優化和拓展生存空間,以質量和服務水平博得客人青睞,才能創造「打卡點」,擴大品牌傳播力,吸引更多市民和旅客入區消費。

  我們欣喜看到,坊會、行業商會和商戶抓緊旅客多來契機,配合政府、綜合休閒企業的推廣力度,加大社區宣傳和講好舊區故事,凸顯特色,謀劃在經濟復甦的同時,以市場之手配合政府之手,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發展,共同營造澳門特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為澳門復甦、經濟重回正常發展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