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之言)政府預案聽民意細化工作同心抗疫

458

  鄰近地區疫情有重大轉變,接連出現確診病例,本澳也有學生、護士助理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防疫抗疫再度繃緊神經,從珠海入境澳門措施再度收緊,須持24小時核檢陰性證明,受密接者影響的鏡湖醫院和兩所學校,亦全員核檢排查,嚴防嚴控。至上周六,政府決定取消10公里長跑賽和兩場音樂會,降低人流接觸,再次拉響了防疫抗疫警報,希望引起全社會正視,每個人、每個機構盡好責任,當好抗疫先鋒。

  新一輪疫情在香港、內地迅速蔓延,呈現點多、面廣、頻發特點,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中央人民政府不敢掉以輕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主持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強調齊抓共管,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重點防控口岸、外防輸入,感染者應收盡收,密接人員應隔盡隔,做好方艙醫院建設預案,提升應急處理能力。這是中央統一抗疫精神作好部署,澳門特區在全國一體化抗疫中,其實,已經跟隨國家步伐,做好特區預案。

  此前,特區政府回應鄰近地區疫情爆發,向社會公布倘澳門出現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處理預案,政府會根據情況採取相應應對措施,包括全澳性防範措施、區域性管控措施,由行政長官領導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和民防行動中心統籌工作,設立15個專責小組應對5方面挑戰,包括:一、社區管控措施;二、大規模流調、排查和檢測;三、大量隔離和治療行動;四、交通和生活支援;五、市民訊息溝通。箇中關鍵啟動社區治療中心和建造方艙醫院,衛生局透露已制訂預案或建設方案,以至社區治療中心人員配備亦有定案,可見,特區政府汲取過去全民核檢和鄰近地區爆發疫情的經驗教訓,鋪排好連串緊急應對部署,甚至已經啟動前期工作,安排演習、人員培訓,以便一旦出現疫情能依循預案開展各層級工作,不致臨渴掘井。

  衛生局公布部署應急處置預案的同時,更強調「要成功抗疫,除了政府,亦需私營機構、民間團體、市民和義工共同努力和參與」,體現的是萬眾一心全民抗疫的團結力量和精神,如果說,這是經歷去年3輪全民核檢得出的寶貴經驗,那麼,當局表示希望公布預案,提供社會認知,更重要是聆聽社會聲音,集思廣益,藉以完善和細化工作。我們喜見政府出台應急處置預案作為「框架」綱領,從而吸收社會意見予以完善,令到工作「在地」;而且,更重要的還在於這套「行動」,當經過社會消化吸收和反饋後,可大大增強社會參與度,令到基層、機構、社團和市民深感自己的參與渠道和成果,形成真正的全民抗疫、萬眾一心,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將澳門微型城市的力量在全民參與下集中起來,定能事半功倍抗擊疫情,堵截社區爆發,爭取時間窗口還社會安寧。

  相信,有了政府的誠意、努力,增強社會凝聚力,澳門面對疫情衝擊,能夠針對政府預案框架,在不同層面收集到完善意見來細化工作,做到措施「在地」,確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疫抗疫工作推動嚴防嚴控,保障大家生命健康安全,體現澳門居民凝心聚力共建、保衛家園的意志,寫好特區抗疫長城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