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在祐漢、水塘等地方搭建戶外核檢站,並同步擴大招聘本地採樣員,常態化社區核酸檢測會否出現?當局未有鬆口,惟從這些動作來看,確有跡可尋。這種「核檢採樣屋」再加流動核檢車,可謂形成「組合拳」,核檢採樣可以遍布澳門各區,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毋需再借用學校等場所。
誠然,要在各區公園或空地加設「核檢採樣屋」,按本澳社區現實狀況未必有足夠空間,加上「好天曬落雨淋」,也只是臨時之選。同時,流動核檢採樣車也有消耗汽油和排放廢氣的問題,幸好只要作出改裝,用拉電方式即可轉換使用電能,故未來增加可供流動核檢車使用的電樁柱,以及流動核檢車更為實際。
參考內地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採樣小屋管理規範》(下簡稱《規範》),《規範》對核檢採樣小屋的選址、基本設施、人員配備、個人防護、標本採集和運輸、醫療廢物處置以及異常情況處置都列出明確要求。按照《規範》要求,「核檢採樣屋」的基本設施應有明確的統一標識、編號,並應設置包括開放時間、採樣流程、聯繫方式、注意事項等內容的標牌。反觀澳門,由於目前在抗疫攻堅階段,反而未見相關指引,看來有待當局「後補」了。
有了「核檢採樣屋」,是否收費?未來的核檢費用,又能否因應節省場地費用而下調?內地的核酸檢測收費為單人單檢28元人民幣,混管採樣檢測8元人幣,較澳門常規病毒核酸檢測(混檢)價格澳門幣55元便宜,故澳門也有條件降為20澳門元甚至更便宜。同時,倘疫情緩和,珠澳口岸逐放步寬通關,恢復此前的7日核酸檢測陰性報告,居民也不一定只到珠海做核酸檢測,反正在澳門做核檢更方便或收費相宜的話,相信這些「核檢採樣屋」更能大大發揮作用。
同時,當局不妨做好相關配套,例如設立流動核檢採樣地圖,「核檢採樣屋」用上不同顏色表示採樣小屋當前不同的狀態,例如紅色為繁忙,黃色為較繁忙,綠色為暢通,灰色為關閉,為澳門核檢構建一套慣性系統。
疫情影響下,從事核酸檢測員的相關科系本澳畢業生,能夠勝任,只要有足夠培訓,相信他們能夠成為生力軍,也能助力核酸檢測「本地化」,解決人手「臨時拉伕」的問題。有了足夠的核酸檢測設施,加上足夠的人手,親民的價格,相信可為未來核酸檢測以至抗疫工作,共築鞏固的防疫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