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即將退場的衛星場不少位於新口岸區,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局長邱潤華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將針對新口岸區吸引客流及改善營商環境,推出多項措施,包括在區內引入國際IP打卡裝置、針對演唱會客群推出禮包引客入區,以及鼓勵商會社團在區內舉辦活動等。我們一直對這種打卡裝置提出過不少質疑,只是當局沒有甚麼促進經濟的板斧,只有舊酒新瓶又作用不大的活動。
對此,有議員提出書面質詢,指工商業發展基金和旅遊基金近期就2個大型IP合作項目動用2687萬元公帑,而且是以直接判給方式批給,要求當局交代合作項目的挑選標準,以及項目效益等。議員又認為IP合作項目未與商戶有直接合作,或賦權商戶使用IP,例如有食店表示無法於活動期間與IP聯名推出限定食品和飲品;既然政府與IP合作舉辦項目,應該創設機會和條件讓商戶在期間可以使用IP合作項目版權。
特區政府除了未來在新口岸區設置國際IP打卡裝置,並正與內地1個主要演唱會售票平台合作,透過平台精準針對客群,向演唱會消費者提供禮包,包括新口岸大賽車博物館門票及區內一些優惠券。另一邊廂,旅遊部門正研究是否有條件針對區內三、四星級酒店過夜旅客發放禮券,讓他們可以在社區消費。
表面看當局總算有其他點子解救新口岸區商戶經營,不過又是使出消費券一途,今次是針對旅客,首先,當局如何防止倒賣行為,以至商戶作虛假消費與旅客對分?在日本,旅客購買一定金額的商品能夠免繳消費稅,亦衍生很多倒賣商品行為,導致當地要祭出阻止措施。
其二,為甚麼只有入住新口岸區的三、四星酒店旅客可享消費券,其他社區的二、三、四星酒店卻沒有受照顧?內港同樣有不少酒店,社區經濟疲乏多年,公道點說,訪澳入住社區的一至四星酒店旅客,都應獲發消費券,才符合本欄曾提出的振興社區經濟的建議。
其三,政府的消費券會否變相長貧難顧,究竟用政府的公帑補貼至何年何月?這只是一項短期措施,倘沒有消費券,商戶經營會否立即受影響?故必須思考可持續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