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民之言)經濟多元要讓居民看到前景

475

  中央政府耳提面命澳門要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這是澳門的「必做題」。博彩旅遊業以外行業要創造更多收益,甚至為澳門人提供創業就業機會,一直都是拉牛上樹,亦不甚了了,始終博彩旅遊業屬龍頭產業。

  特區政府於去年首次提出「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具體選定以博彩旅遊業為主的「1」,中醫藥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產業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會展商貿及文化體育產業為「4」,作為多元發展方向。然而,當局在有了施政報告才舉辦《澳門特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公開諮詢,似乎是「有了答案再拋出問題」,上周,當局公布總結報告,得出答案是社會普遍支持諮詢文本提出的規劃內容。

  當局主動問,來辦4大產業好不好,居民固然稱好,總不能說一味死抱博彩旅遊業,惟居民一邊說好,另一邊卻不知道怎樣投入其中,反而是當局即將推出人才引進計分表,令人憂慮當局的4大產業只提供引進來的人才參與,故關鍵在於本地居民創業創新、職業發展,讓居民有機會參與4大產業,分享經濟成果繼而向上流動。

  總結報告文本中,「加強支持科創、產學研、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工作」也可視為正面意見,而這個說法,社會已經談論多時,故報告顯得「為做而做」,反而除了人才引進制度外,沒有任何鼓勵、引導措施,而這麼重要的報告,總結內容僅有500字之寥,並使用「全力落實」、「積極促進」和「切實增強」等虛字,令人擔憂諮詢只是走過場的宣傳活動,根本難以落實。

  社會明白產業單一的弊端,只是眼前有1個旅遊業,辦飲食、賣手信、投身酒店業或旅行社,甚至賣文創紀念品,對創業的而言,都較4大產業的門檻和成本來得低,對打工的而言,行業廣泛,能投身或轉職的機會都要多,犯不著冒險去辦4大產業,加上澳門公共行政效率低下,法律滯後,搞不好被拖了後腿,創業的資本消耗殆盡,就得不嘗失。

  有意見認為可以實行「以大帶小」,推動中小企業向產業鏈上下游聚群,只是目前全球電商盛行,有甚麼理由要向中小企業傾斜,而不是到其他地區採購服務?故此,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離不開配套,讓居民看到前景,有好的前景自然有人願意投入其中,或創業或就業,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才指日可待。